【2022级】体育教育(2002)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体育教育

专业代码:570110K

入学要求及生源类型

入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

生源类型

普通高招 对口单招 春季高考 高职单招

修业年限与学历

修业年限

3年

 

学历

专科

职业面向和职业能力要求

人才培养面向岗位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教育与体育大类( 57

所属专业类(代码):教育类(5701

 

所属行业

职业类别

岗位类别

职业资格证书

普通小学教育(8321)

小学教育教师(2-08-03-02)

体育教师

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体育健康服务(8992)

社会体育指导员(4-13-04-01)

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

【10级】健身指导员

岗位能力分析表

 

岗位类别

岗位名称

岗位级别

岗位描述

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

社会体育指导员

初级岗位


体育教师

小学体育教师

目标岗位

布置课的内容 组织课堂常规

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

 

典型工作任务

岗位

工作过程

能力

1. 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小学体育教师

课前备课、组织上课、制定训练计划、熟练各项体育竞赛规则

1. 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2. 赛会组织能力
3. 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2. 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社会体育指导员

应对不同的需求制定完善的运动健身锻炼计划,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1. 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2. 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中、小学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学校体育管理以及体育锻炼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

 

类型

编号

具体内容

标签内容

素质规格

A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思政

A2

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热爱教育事业

思政

A3

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改革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

思政

知识规格

B1

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和进行教育创新;

基础知识

B2

掌握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专业知识

能力规格

C1

能够组织与指导各种体育活动

专业能力

C2

具有一定的竞赛组织、裁判和管理等能力

专业能力

C3

掌握基本的体育科研方法

综合能力

C4

具有从事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综合能力

典型工作任务与培养规格映射关系

 

典型工作任务

能力

培养规格

1.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B2、掌握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1.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赛会组织能力

1.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2.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2.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毕业要求

日常行为规范和操行

1.学生必须按时参加系部、学院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活动,集中授课、实训等均要进行考勤。

2.学生集中教学期间,上课不得迟到、早退,违者予以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要给予纪律处分。学生不请假或请假未批准而缺席者,按旷课处理。

3.学生缺席时数达到某门课程集中授课学时数三分之一的,不得参加本课程考试,应予重新学习。

4.各类课程考试一般不得请假。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必须于考试前提出请假和缓考申请,经系(院)主管领导同意后报教务处批准,方可缓考;未经批准擅自缺考,按旷考处理。旷考者不得参加补考,直接重新学习。

学分

1.学分要求:必须取得本专业规定的147 学分;

2.素质教育分要求:综合素质训练活动必须取得5学分,具体参照《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分获取项目表》;

3.技能考证考级:技能考证考级项目必须取得5学分。

4.公共选修模块:限选6学分。

职业资格证书

证书名称

主要学习内容

《裁判员证》

符合本专业的裁判等级证

《教练员证》

专业基本知识、裁判法

《教师资格证》

教育心理学、教育学

《社会体育指导员》

社会体育学


 

序号

证书名称

证书等级

颁证机构

学分

1

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内蒙古自治区新利体育网站首页官网盟教育局

2

健身指导员

10

中国健身健美协会

3

社会体育指导员

10

毕业要求及指标点

 

编号

毕业要求

培养规格

1

[师德规范]: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四个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和高尚师德修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A1

2

[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及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教育规律,做学生养成健康行为、锤炼品格、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A2

3

[学科素养]:理解中小学体育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具有系统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运动技能和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融合。理解体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具有适应社会、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教学训练、社会实践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B1

4

[教学能力]:具备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指导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理论,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课程标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及相关教学活动,初具从事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能力。具有组织与指导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运动队训练与竞赛的能力。

B1, B2

5

[班级指导]:掌握中学德育原理,掌握班级组织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具有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

C1

6

[综合育人]: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理解体育学科育人的内涵和价值,掌握综合育人的方法和途径,能够集合德育课程、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社团活动、主题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积极引导,在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实践中,能够实现“以体育人”。

B2

7

[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创新意识。了解国内外体育基础教育的动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体育教育教学问题。

A2, A3

8

[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组织或指导小组互助和集体学习体验的能力。掌握沟通技能,能够针对体育学科及相关领域的问题与同行或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C2, C3, C4

 

编号

毕业要求

指标点编号

指标点内容

培养规格

1

[师德规范]: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四个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和高尚师德修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1.1

师德规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A1

2

[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及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教育规律,做学生养成健康行为、锤炼品格、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2

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从教意愿,认同体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立志为新时代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对待学生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A2

3

[学科素养]:理解中小学体育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具有系统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运动技能和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融合。理解体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具有适应社会、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教学训练、社会实践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3.3

学科素养。系统掌握学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余训练及竞赛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相融合;理解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了解体育学科与学校教育中其他学科及社会实践的联系,能够以体育学科知识为基础,整合社会学、心理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B1

4

[教学能力]:具备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指导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理论,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课程标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及相关教学活动,初具从事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能力。具有组织与指导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运动队训练与竞赛的能力。

4.4

教学能力。掌握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掌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B1, B2

5

[班级指导]:掌握中学德育原理,掌握班级组织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具有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

5.5

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目标、原理、内容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能够充分利用体育学科优势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C1

6

[综合育人]: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理解体育学科育人的内涵和价值,掌握综合育人的方法和途径,能够集合德育课程、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社团活动、主题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积极引导,在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实践中,能够实现“以体育人”。

6.6

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和独特的育人价值,掌握体育学科育人的方法与策略,能够有机结合体育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价值,掌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知识与方法,具有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开展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的意识与能力。

B2

7

[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创新意识。了解国内外体育基础教育的动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体育教育教学问题。

7.7

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关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前沿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不断适应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需求,并能结合职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和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具备体育教学创新和研究能力。

A2, A3

8

[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组织或指导小组互助和集体学习体验的能力。掌握沟通技能,能够针对体育学科及相关领域的问题与同行或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8.8

沟通合作。掌握教师职业用语和体育专业术语,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教育实践、社会实践中与学生、同事、同行、专家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积极参与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划执行能力、分工协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较强。

C2, C3, C4

课程体系及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体系框架

教育内容

知识体系

知识领域

知识单元

必修知识单元

选修知识单元

专业教育

相关学科基础


学校体育学



运动训练学



体育科研方法


本学科

专业

系列Ⅰ

人体科学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

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力学

系列Ⅱ

运动技术项目

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

网球、射箭、武术、轮滑、健美操、搏克

系列

教师教育

教育学、心理学

体育绘图、体育游戏、体育舞蹈

综合教育

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讲座

学术与科技活动

学术与科技活动


学术讲座

文艺活动

文艺活动


文艺活动

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

自选活动

自选活动


自选活动


 

序号

课程类别

性质

代码

名称

是否核心课程

1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03

形势与政策

2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04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3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05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4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06

体育I

5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07

体育II

6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11

大学英语/日语I

7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12

大学英语/日语II

8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9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14

军事理论

10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17

劳动教育

11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2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1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13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2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14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3

思想道德与法治

15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6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5

信息技术I

17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6

信息技术II

18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7

安全教育

19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8

军事训练(入学教育)

20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1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30

大学语文

22

公共基础课

任选

1900001331

公选(艺术)

23

公共基础课

任选

1900001332

公选(素养)

24

公共基础课

任选

1900001333

公选(四史)

25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20021301

运动解剖学

26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20021302

运动生理学

27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20021303

教育学

28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20021304

教育心理学

29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20021305

学校体育学

30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20021306

体育保健学

31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20021307

体育教法

32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20021308

体育科研方法

33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20021320

乒乓球

34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20021321

羽毛球

35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20021310

田径(一)

36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20021311

田径(二)

37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20021312

足球(一)

38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20021313

足球(二)

39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20021314

排球(一)

40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20021315

排球(二)

41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20021316

篮球(一)

42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20021317

篮球(二)

43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20021318

体操(一)

44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20021319

体操(二)

45

专业拓展课

限选

2120022301

健美操

46

专业拓展课

限选

2120022302

网球

47

专业拓展课

限选

2120022303

体育游戏

48

专业拓展课

限选

2120022304

武术

49

专业拓展课

限选

2120022305

搏克

50

专业拓展课

限选

2120022306

射箭

51

专业拓展课

限选

2120022307

体育绘图

52

专业拓展课

限选

2120022308

冰雪

53

专业综合课

必修

1907031315

技能考证

54

专业综合课

必修

1907031316

毕业设计

55

专业综合课

必修

1907031317

顶岗实习

专业课程与典型工作任务的映射关系

 

典型工作任务

能力

专业核心课

1.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足球(二)【2120021313】
田径(二)【2120021311】
体操(二)【2120021319】
体操(一)【2120021318】
篮球(二)【2120021317】
排球(一)【2120021314】
排球(二)【2120021315】
田径(一)【2120021310】
足球(一)【2120021312】
篮球(一)【2120021316】

赛会组织能力

体操(一)【2120021318】
足球(一)【2120021312】
体操(二)【2120021319】
篮球(一)【2120021316】
排球(一)【2120021314】
篮球(二)【2120021317】
田径(一)【2120021310】
田径(二)【2120021311】
足球(二)【2120021313】
排球(二)【2120021315】

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田径(二)【2120021311】
足球(二)【2120021313】
体操(二)【2120021319】
体操(一)【2120021318】
篮球(一)【2120021316】
排球(二)【2120021315】
排球(一)【2120021314】
田径(一)【2120021310】
足球(一)【2120021312】
篮球(二)【2120021317】

2.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田径(一)【2120021310】
田径(二)【2120021311】
篮球(一)【2120021316】
篮球(二)【2120021317】
排球(二)【2120021315】
排球(一)【2120021314】
足球(二)【2120021313】
体操(二)【2120021319】
体操(一)【2120021318】
足球(一)【2120021312】

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田径(二)【2120021311】
田径(一)【2120021310】
足球(一)【2120021312】
篮球(一)【2120021316】
排球(二)【2120021315】
体操(二)【2120021319】
足球(二)【2120021313】
体操(一)【2120021318】
篮球(二)【2120021317】
排球(一)【2120021314】

专业课程、毕业要求、指标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专业核心课

1.[师德规范]: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四个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和高尚师德修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1.1.师德规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田径(二)【2120021311】
田径(一)【2120021310】

2.[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及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教育规律,做学生养成健康行为、锤炼品格、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2.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从教意愿,认同体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立志为新时代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对待学生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田径(二)【2120021311】
田径(一)【2120021310】

3.[学科素养]:理解中小学体育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具有系统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运动技能和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融合。理解体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具有适应社会、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教学训练、社会实践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3.3.学科素养。系统掌握学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余训练及竞赛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相融合;理解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了解体育学科与学校教育中其他学科及社会实践的联系,能够以体育学科知识为基础,整合社会学、心理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田径(一)【2120021310】
田径(二)【2120021311】

4.[教学能力]:具备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指导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理论,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课程标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及相关教学活动,初具从事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能力。具有组织与指导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运动队训练与竞赛的能力。

4.4.教学能力。掌握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掌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足球(二)【2120021313】
篮球(二)【2120021317】
足球(一)【2120021312】
田径(二)【2120021311】
排球(二)【2120021315】
篮球(一)【2120021316】
排球(一)【2120021314】
体操(二)【2120021319】
田径(一)【2120021310】
体操(一)【2120021318】

5.[班级指导]:掌握中学德育原理,掌握班级组织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具有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

5.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目标、原理、内容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能够充分利用体育学科优势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田径(二)【2120021311】
田径(一)【2120021310】

6.[综合育人]: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理解体育学科育人的内涵和价值,掌握综合育人的方法和途径,能够集合德育课程、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社团活动、主题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积极引导,在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实践中,能够实现“以体育人”。

6.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和独特的育人价值,掌握体育学科育人的方法与策略,能够有机结合体育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价值,掌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知识与方法,具有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开展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的意识与能力。

田径(二)【2120021311】
田径(一)【2120021310】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创新意识。了解国内外体育基础教育的动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体育教育教学问题。

7.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关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前沿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不断适应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需求,并能结合职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和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具备体育教学创新和研究能力。

田径(二)【2120021311】
田径(一)【2120021310】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组织或指导小组互助和集体学习体验的能力。掌握沟通技能,能够针对体育学科及相关领域的问题与同行或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8.8.沟通合作。掌握教师职业用语和体育专业术语,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教育实践、社会实践中与学生、同事、同行、专家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积极参与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划执行能力、分工协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较强。

田径(二)【2120021311】
田径(一)【2120021310】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课程类型

学分

学时分配

学期周学时

考核方式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1 2 1 2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03

形势与政策

必修

理论课

1

32

32

0

2

2

2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04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必修

理论+实践

1

18

9

9

1-9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05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必修

理论课

1

18

18

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06

体育I

必修

实践课

2

32

2

3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07

体育II

必修

实践课

2

36

0

36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11

大学英语/日语I

必修

理论课

2

32

32

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12

大学英语/日语II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试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

理论+实践

2

32

16

16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14

军事理论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17

劳动教育

必修

理论课

1

16

16

0

1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必修

理论+实践

1

16

16

0

2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1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2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试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3

思想道德与法治

必修

理论+实践

3

54

46

8

3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理论+实践

2

36

36

0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5

信息技术I

必修

理论+实践

2

32

16

16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6

信息技术II

必修

理论+实践

2

40

20

2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7

安全教育

必修

理论+实践

1

18

18

0

1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8

军事训练(入学教育)

必修

实践课

3

168

0

168

3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必修

理论+实践

3

54

46

8

3

考试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30

大学语文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31

公选(艺术)

任选

理论课

2

36

18

18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32

公选(素养)

任选

理论课

2

36

18

18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33

公选(四史)

任选

理论课

2

36

18

18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小计

共24门

39

814

503

311

专业基础课

2120021301

运动解剖学

必修

理论课

3

56

46

10

4

考试

专业基础课

2120021302

运动生理学

必修

理论课

4

72

62

10

4

考试

专业基础课

2120021303

教育学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试

专业基础课

2120021304

教育心理学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试

专业基础课

2120021305

学校体育学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试

专业基础课

2120021306

体育保健学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试

专业基础课

2120021307

体育教法

必修

理论+实践

2

36

26

10

2

考查

专业基础课

2120021308

体育科研方法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查

专业基础课

2120021320

乒乓球

必修

实践课

3

56

0

56

4

考查

专业基础课

2120021321

羽毛球

必修

实践课

4

72

0

72

4

考查

专业基础课

小计

共10门

26

472

314

158

专业核心课

2120021310

田径(一)

必修

实践课

3

56

0

56

4

0

0

0

0

0

考查

专业核心课

2120021311

田径(二)

必修

实践课

4

72

4

68

0

4

0

0

0

0

考查

专业核心课

2120021312

足球(一)

必修

实践课

4

72

0

72

4

考查

专业核心课

2120021313

足球(二)

必修

实践课

4

72

4

68

4

考试

专业核心课

2120021314

排球(一)

必修

实践课

4

72

0

72

4

考查

专业核心课

2120021315

排球(二)

必修

实践课

4

72

4

68

4

考试

专业核心课

2120021316

篮球(一)

必修

实践课

3

56

0

56

4

考查

专业核心课

2120021317

篮球(二)

必修

实践课

4

72

4

68

4

考试

专业核心课

2120021318

体操(一)

必修

实践课

4

72

0

72

4

考查

专业核心课

2120021319

体操(二)

必修

实践课

4

72

4

68

4

考试

专业核心课

小计

共10门

38

688

20

668

专业拓展课

2120022301

健美操

限选

实践课

2

36

0

36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20022302

网球

限选

实践课

2

36

0

36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20022303

体育游戏

限选

理论+实践

2

36

18

18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20022304

武术

限选

实践课

2

36

0

36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20022305

搏克

限选

实践课

2

36

0

36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20022306

射箭

限选

实践课

2

36

0

36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20022307

体育绘图

限选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20022308

冰雪

限选

实践课

2

36

0

36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小计

共8门

16

288

54

234

专业综合课

1907031315

技能考证

必修

实践课

5

0

0

0

考查

专业综合课

1907031316

毕业设计

必修

实践课

4

104

0

104

考查

专业综合课

1907031317

顶岗实习

必修

实践课

6

156

0

156

考查

专业综合课

小计

共3门

15

260

0

260

全部课程

总计

共55门

134

2,522

891

1,631

学分统计

 

课程类别

课程数量

学时小计

学分小计

学分分配

必修

限选

任选

公共基础课

24

814

39

39

0

0

专业基础课

10

472

26

26

0

0

专业核心课

10

688

38

38

0

0

专业拓展课

8

288

16

0

16

0

专业综合课

3

260

15

15

0

0

总计

55

2,522

134

118

16

0

学时统计

 

课程类别

课程数量

学分小计

学时小计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理论占比 (%)

实践占比 (%)

必修

限选

任选

公共基础课

24

39

814

503

311

61.79

38.21

814

0

0

专业基础课

10

26

472

314

158

66.53

33.47

472

0

0

专业核心课

10

38

688

20

668

2.91

97.09

688

0

0

专业拓展课

8

16

288

54

234

18.75

81.25

0

288

0

专业综合课

3

15

260

0

260

0

100

260

0

0

总计

55

134

2,522

891

1,631

35.33

64.67

2,234

288

0

毕业设计安排

毕业条件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以下条件方可毕业:

1.学分要求:必须取得本专业规定的147 学分;

2.素质教育分要求:综合素质训练活动必须取得5学分,具体参照《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分获取项目表》;

3.技能考证考级:技能考证考级项目必须取得5学分。

4.公共选修模块:限选6学分。



岗位实习安排

俱乐部教练员、小学体育教师、体育培训机构教练

主要课程内容

公共基础课

 

课程名称

【1900001303】形势与政策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04】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总学时

18

理论学时

9

实践学时

9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05】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总学时

18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06】体育I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2

实践学时

30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07】体育II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11】大学英语/日语I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12】大学英语/日语II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1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14】军事理论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17】劳动教育

总学时

16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学时

16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1】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2】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3】思想道德与法治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46

实践学时

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5】信息技术I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1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6】信息技术II

总学时

40

理论学时

20

实践学时

20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7】安全教育

总学时

18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8】军事训练(入学教育)

总学时

168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6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46

实践学时

8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30】大学语文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31】公选(艺术)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32】公选(素养)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33】公选(四史)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2120021301】运动解剖学

总学时

56

理论学时

46

实践学时

10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02】运动生理学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62

实践学时

10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03】教育学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04】教育心理学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05】学校体育学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06】体育保健学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07】体育教法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26

实践学时

10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08】体育科研方法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20】乒乓球

总学时

56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5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21】羽毛球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72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2120021312】

课程名称

足球(一)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实践课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

72

学分

4

考核方式

考查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2. 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工作任务

能力

1.赛会组织能力
2.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3.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4.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5.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4.4. 教学能力。掌握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掌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B1: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和进行教育创新;
B2:掌握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13】

课程名称

足球(二)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实践课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4

实践学时

68

学分

4

考核方式

考试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2. 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工作任务

能力

1.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2.赛会组织能力
3.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4.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5.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4.4. 教学能力。掌握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掌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B1: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和进行教育创新;
B2:掌握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14】

课程名称

排球(一)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实践课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

72

学分

4

考核方式

考查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2. 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工作任务

能力

1.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2.赛会组织能力
3.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4.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5.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4.4. 教学能力。掌握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掌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B1: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和进行教育创新;
B2:掌握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15】

课程名称

排球(二)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实践课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4

实践学时

68

学分

4

考核方式

考试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2. 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工作任务

能力

1.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2.赛会组织能力
3.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4.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5.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4.4. 教学能力。掌握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掌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B1: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和进行教育创新;
B2:掌握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16】

课程名称

篮球(一)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实践课

总学时

56

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

56

学分

3

考核方式

考查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2. 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工作任务

能力

1.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2.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3.赛会组织能力
4.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5.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4.4. 教学能力。掌握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掌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B1: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和进行教育创新;
B2:掌握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17】

课程名称

篮球(二)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实践课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4

实践学时

68

学分

4

考核方式

考试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2. 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工作任务

能力

1.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2.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3.赛会组织能力
4.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5.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4.4. 教学能力。掌握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掌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B1: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和进行教育创新;
B2:掌握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18】

课程名称

体操(一)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实践课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

72

学分

4

考核方式

考查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2. 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工作任务

能力

1.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2.赛会组织能力
3.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4.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5.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4.4. 教学能力。掌握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掌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B1: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和进行教育创新;
B2:掌握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19】

课程名称

体操(二)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实践课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4

实践学时

68

学分

4

考核方式

考试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2. 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工作任务

能力

1.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2.赛会组织能力
3.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4.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5.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4.4. 教学能力。掌握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掌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B1: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和进行教育创新;
B2:掌握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1310】

课程名称

田径(一)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实践课

总学时

56

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

56

学分

3

考核方式

考查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2. 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工作任务

能力

1.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2.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3.赛会组织能力
4.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5.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1.1. 师德规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2. 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从教意愿,认同体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立志为新时代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对待学生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3. 学科素养。系统掌握学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余训练及竞赛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相融合;理解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了解体育学科与学校教育中其他学科及社会实践的联系,能够以体育学科知识为基础,整合社会学、心理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4.4. 教学能力。掌握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掌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5.5. 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目标、原理、内容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能够充分利用体育学科优势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6.6. 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和独特的育人价值,掌握体育学科育人的方法与策略,能够有机结合体育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价值,掌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知识与方法,具有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开展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的意识与能力。
7.7. 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关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前沿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不断适应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需求,并能结合职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和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具备体育教学创新和研究能力。
8.8. 沟通合作。掌握教师职业用语和体育专业术语,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教育实践、社会实践中与学生、同事、同行、专家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积极参与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划执行能力、分工协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较强。

课程目标

A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A2: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热爱教育事业
A3: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改革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
B1: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和进行教育创新;
B2:掌握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C1:能够组织与指导各种体育活动
C2:具有一定的竞赛组织、裁判和管理等能力
C3:掌握基本的体育科研方法
C4:具有从事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内容

1.跑、跳、投为主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身体协调性

 

课程名称

【2120021311】

课程名称

田径(二)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实践课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4

实践学时

68

学分

4

考核方式

考查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小学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课余体育运动锻炼指导、组织体育竞赛
2. 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制定运动健身锻炼计划、体育场馆管理、

工作任务

能力

1.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2.赛会组织能力
3.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项目
4.熟练掌握锻炼计划的制定
5.熟知体育场馆的各项管理规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1.1. 师德规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2. 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从教意愿,认同体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立志为新时代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对待学生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3. 学科素养。系统掌握学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余训练及竞赛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相融合;理解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了解体育学科与学校教育中其他学科及社会实践的联系,能够以体育学科知识为基础,整合社会学、心理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4.4. 教学能力。掌握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掌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5.5. 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目标、原理、内容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能够充分利用体育学科优势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6.6. 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和独特的育人价值,掌握体育学科育人的方法与策略,能够有机结合体育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价值,掌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知识与方法,具有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开展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的意识与能力。
7.7. 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关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前沿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不断适应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需求,并能结合职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和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具备体育教学创新和研究能力。
8.8. 沟通合作。掌握教师职业用语和体育专业术语,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教育实践、社会实践中与学生、同事、同行、专家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积极参与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划执行能力、分工协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较强。

课程目标

A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A2: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热爱教育事业
A3: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改革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
B1: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和进行教育创新;
B2:掌握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C1:能够组织与指导各种体育活动
C2:具有一定的竞赛组织、裁判和管理等能力
C3:掌握基本的体育科研方法
C4:具有从事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专业综合课

 

课程名称

【1907031315】技能考证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5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7031316】毕业设计

总学时

104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04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7031317】顶岗实习

总学时

156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5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6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专业拓展课

 

课程名称

【2120022301】健美操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限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2302】网球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限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2303】体育游戏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限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2304】武术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限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2305】搏克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限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2306】射箭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限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2307】体育绘图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限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20022308】冰雪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限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实施保障

师资队伍

体育运动系现有专任教师20人,辅导员2人。其中外聘教师4人,副高以上职称8人,研究生2人。

教师任职条件: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实践技能、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表达方式的教师队伍。为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专任教师必须满足下列任职条件。

专任教师条件:

①专任教师应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教师资格证;

②具有D级以上足球教练员执照,入校的青年教师必须在足球实践课程中参加一学期的足球活动指导、足球比赛。从事实践教学指导工作的教师应具备累计1年以上的基础足球教育任课经验或专业队经历;

③精通体育基本理论与知识;

④具有较强的教研与科研能力;

⑤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⑥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教学设施

新校区综合体育馆:室内2片篮球场、室内五片羽毛球场、室内排球场2片、室外网球场3片、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各5片,武术馆、体操馆、瑜伽馆、健身房、乒乓球馆、70米室内跑廊、国际象棋室、标准400米田径场地。

 

实训室名称

体育馆

面积

1000

工位数

- 个

实训功能

服务课程

实训项目

支撑的培养规格

支撑的岗位能力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  

设备数量

单位

备注

 

实训室基地名称

合作企业

合作类型

用途

岗位能力

培养规格

教学资源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高职体育与健康》《篮球》《社会体育》等课程资源;《大学公共体育》、《体育与健康》《走近冬奥会》等课程资源。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该板块注重技能学习的阶段性,不针对特定学段。目前上线资源主要侧重于课程标准涵盖的,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开设的,学校广泛开展的体能训练、球类运动、田径运动等项目资源。以“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中小学体育竞赛成果。目前上线资源主要有校园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相关赛事及全国学生运动会等相关资源。“健康服务”板块目前上线资源主要有运动急救、健康方式养成、抗击疫情等相关视频,“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内容。

 

序号

资源名称

资源网址

1

智慧树

https://www.zhihuishu.com/

2

智慧职教

http://www.icve.com.cn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办学

主要内涵:企业或行业以资金、设备、场地、技术人员指导等方式资助或参与学校办学。

主要表现形式:

(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为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同时也为基地企业优先培养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

(2)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学校借助合作单位提供相关设备或资金共建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增强实验实训实力;企业可以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进行加工生产,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生产过程,更早、更好的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3)共建培训中心:根据各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向或培训教学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三种合作模式的职工基地,

(4)企业设置奖教或奖学基金。

2.校企合作育人

主要内涵:企业参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如论证专业的设置、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和修改课程教学大纲;企业作为学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毕业设计、课程实习的条件等。

主要表现形式:

(1)教学见习模式: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到合作企业观摩与学习企业生产、操作流程等;企业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工作、动手制作产品、参与产品管理,比较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可优先向该企业推荐毕业生。

(2)工学交替模式:采用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交替进行的方式,理论学习在学校完成,技能训练在合作企业完成,按双方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实施交替,确定学生在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和在学校参加理论学习及实训的时间。

(3)校企联合办班:招生时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加或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和设备,或承担学生在校期间全部或部分学习费用。学生可到企业参观、实训和实习,毕业时到企业就业。从而实现“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动”。

3.校企合作就业

主要内涵:校企双方用契约或其他方式确定的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企业培养或向企业推荐毕业生。

主要表现形式:

(1)订单式培养:通过合同契约的方式,学校按照用人方的要求制定并履行人才培养方案,直接为用人方培养所需人才,实现招生、学习、就业联体同步。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等,有长期、中期、短期等不同的订单方式。

(2)顶岗实践:顶岗实践也称“2+1”教学模式,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学校组织学生毕业前到企业顶岗实习,并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实习结束后企业择优录用、学生双向选择。

(3)优先推荐优先就业:优先将优秀毕业生向合作企业推荐,企业优先接收合作学校的毕业生。


继续学习和深造建议

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参加专升本考试,提高学历水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