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康复治疗技术(0102)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康复治疗技术
专业代码:520601
入学要求及生源类型
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 同等学力
生源类型
普通高招 对口单招 高职单招 五年一贯制(含三二连读)
修业年限与学历
修业年限
3年
学历
专科
职业面向和职业能力要求
人才培养面向岗位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医药卫生大类( 52)
所属专业类(代码):康复治疗类(5206)
所属行业
|
职业类别
|
岗位类别
|
职业资格证书
|
综合医院(8411)
|
康复技师(2-05-07-13)
|
PT治疗师、OT治疗师、ST治疗师、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师
|
康复治疗师 |
PT治疗组组长、OT治疗组组长、ST治疗组组长
|
康复治疗师 |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421)
|
PT治疗士、OT治疗士、传统康复治疗士、言语治疗士
|
康复治疗士 |
岗位能力分析表
岗位类别
|
岗位名称
|
岗位级别
|
岗位描述
|
PT治疗师、OT治疗师、ST治疗师、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师
|
康复治疗师
|
发展岗位
|
根据康复患者康复治疗处方,进行针对性康复评定,制定康复治疗目标及计划,按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正确规范书写康复治疗记录。带教实习、进修学生,参与社区人群的康复咨询及康复预防的健康教育。 |
PT治疗组组长、OT治疗组组长、ST治疗组组长
|
康复治疗组组长
|
发展岗位
|
根据康复患者康复治疗处方,进行针对性康复评定,制定康复治疗目标及计划,按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正确规范书写康复治疗记录。带教实习、进修学生,参与社区人群的康复咨询及康复预防的健康教育。负责安排小组成员的康复工作,组织小组成员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及操作技术,严防差错事故。组织康复师学习国内外先进康复技术 |
PT治疗士、OT治疗士、传统康复治疗士、言语治疗士
|
康复治疗士
|
初级岗位
|
根据康复患者康复治疗处方,进行针对性康复评定,制定康复治疗目标及计划,按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正确规范书写康复治疗记录。 |
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
典型工作任务
|
岗位
|
工作过程
|
能力
|
1. 作业治疗
|
康复治疗组组长, 康复治疗师, 康复治疗士
|
1、作业治疗评定 2、 设定预期目标 3、 制定作业治疗方案 4、 实施作业治疗 5 、再作业治疗评定 6、决定康复后去向
|
1. 1. 能够完成作业功能障碍者的作业治疗评定
2. 具备为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的能力
3. 能够应用作业治疗常用仪器设备为作业功能障碍者进行作业治疗。
4. 能够根据服务对象进行辅助技术评估,确定方案并出具辅助器具处方,选配前训练及辅助器具使用训练。
5. 具有一定的环境分析与评定、制订共同目标及解决方案的能力。 |
2. 康复评定
|
康复治疗组组长, 康复治疗师, 康复治疗士
|
1、接待患者,介绍自已,安排访谈时间 2、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并收集患者病史资料 3、根据收集资料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患者情况及康复需求,确定下一步康复评定内容 4、在康复治疗室进行专项康复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5、依据评定结果形成康复治疗文书,反馈给康复医师及患者家属
|
1. 1. 能准确收集病人资料
2. 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3. 能够正确进行人体形态、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能够正确进行认知功能、心肺功能、感觉功能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5. 能够正确进行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定及步态分析并做出结果分析
6. 能够正确进行ADL、环境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
3.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
康复治疗组组长, 康复治疗师, 康复治疗士
|
按照康复师医嘱对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康复治疗。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传统康复技术并掌握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
1. 1. 能够熟练操作推拿、艾灸、拔罐、刮痧板、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 掌握常见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3. 能够进行现代康复评定和传统康复辨证。
4. 能够明确诊断功能障碍类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5. 掌握各种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尤其禁忌症。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
4. 物理因子治疗
|
康复治疗师, 康复治疗组组长, 康复治疗士
|
1.核对患者信息,交代治疗时感觉及注意事项 2.根据治疗部位选择电极板或探头等。 3.检查患者皮肤有无感觉障碍或皮肤破损等情况。 4.打开开关,检查治疗仪输出是否归零。 5.安置电极板或探头,选取合适的放置方式,根据情况将电极板或探头固定妥当。 6.调节参数,逐渐增加强度。遵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原则。 7.治疗完毕,移除电极板或探头,关闭电源,检查皮肤有无异常。 8.治疗后将使用物品进行消毒,防止影响治疗效果。
|
1. 1.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2. 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3. 能准确选择治疗部位及仪器的电极片或探头
4.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
5. 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
5. 言语治疗技术
|
康复治疗组组长, 康复治疗士, 康复治疗师
|
1.依据言语障碍患者的治疗处方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言语障碍评定。 2.分析评定结果,制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3.依据康复治疗计划,针对言语障碍类型,给予相应的康复治疗。 4.依据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处方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吞咽障碍评定。 5.分析评定结果,制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
1. 1. 能够对失语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对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构音功能训练
2. 能够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3. 能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温度刺激训练、摄食训练、电刺激治疗
4. 能够根据医师开的康复治疗处方进行言语功能检查评定、制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5. 协助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
6. 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言语交流及吞咽问题卫生和康复教育 |
6. 运动治疗技术
|
康复治疗组组长, 康复治疗士, 康复治疗师
|
1.接待患者,介绍治疗环境 2.完成患者康复评定 3.实施运动治疗技术。 4.填写治疗单 5.开康复评定会。
|
1. 1. 能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牵引技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2. 能指导病人进行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3. 能指导病人进行平衡训练、协调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4. 能运用 Bobath、Brunnstrom、Rood、PNF改善病人运动控制功能。5. 能运用运动再学习、引导式教育改善病人整体功能。 |
7. 常见疾病康复治疗
|
康复治疗师, 康复治疗士, 康复治疗组组长
|
常见疾病康复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工作任务: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康复治疗汁划实施→康复治疗效果评价→修订康复计划。
|
1. 1. 观察患者常见功能障碍的性质和进行康复评定2. 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3. 能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能够评定疗效4. 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5. 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的康复技师职业群,能够从事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オ。
培养规格
类型
|
编号
|
具体内容
|
标签内容
|
素质规格
|
A1
|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
思政
|
A2
|
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
思政
|
|
A3
|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
思政
|
|
A4
|
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康复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良好的康复人文素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人文关怀思想。
|
|
|
A5
|
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设法帮助改善患者功能,鼓励患者充分发挥潜能,促进康复;
|
|
|
A6
|
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创新精神,为解决康复治疗中的难题不断钻研,进行技术革新;
|
|
|
A7
|
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康复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康复各分支的医疗资源治疗病患;
|
|
|
A8
|
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慎独意识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
|
A9
|
(7)具有健全的人格,能够发展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相关的如运动、艺术等爱好特长,培养对康复治疗职业的兴趣。
|
|
|
A10
|
本专业学生通过三年系统学习和训练,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
|
|
|
知识规格
|
B1
|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
专业知识
|
B2
|
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
思政,
专业知识
|
|
B3
|
具有按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并具有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意识。
|
思政,
专业知识
|
|
B4
|
|
基础知识
|
|
B5
|
掌握体育与健康、英语、计算机等公共知识。
|
基础知识
|
|
B6
|
掌握国防安全教育常识、心理健康知识、创新创业知识。
|
基础知识
|
|
B7
|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
基础知识
|
|
B8
|
具有本专业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正常人体结构、运动学、正常人体功能、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
|
专业知识
|
|
B9
|
具有康复医学及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较系统和深入地掌握物理治疗学和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理论
|
专业知识
|
|
B10
|
具有中医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医康复治疗(如推拿和中医手法、太极拳等)的基本理论
|
专业知识
|
|
B11
|
具有言语治疗、康复心理学、假肢及矫形器应用等的基本知识
|
专业知识
|
|
B12
|
具有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残疾学的基本知识
|
专业知识
|
|
B13
|
具有与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有关的功能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
|
专业知识
|
|
B14
|
具有相关的医学法规和政策或行政指引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引
|
专业知识
|
|
能力规格
|
C1
|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
职业能力
|
C2
|
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
职业能力
|
|
C3
|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慣,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
综合能力
|
|
C4
|
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
综合能力
|
|
C5
|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思政,
职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6
|
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思政,
职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7
|
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
思政,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8
|
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
思政,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9
|
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
思政,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10
|
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
思政,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11
|
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
思政,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12
|
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
思政,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13
|
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
思政,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14
|
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
|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15
|
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典型工作任务与培养规格映射关系
典型工作任务
|
能力
|
培养规格
|
1.作业治疗
|
1. 能够完成作业功能障碍者的作业治疗评定
2. 具备为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的能力
3. 能够应用作业治疗常用仪器设备为作业功能障碍者进行作业治疗。
4. 能够根据服务对象进行辅助技术评估,确定方案并出具辅助器具处方,选配前训练及辅助器具使用训练。
5. 具有一定的环境分析与评定、制订共同目标及解决方案的能力。
|
|
1.作业治疗
|
6. 能够对感觉统合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评定、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治疗
7. 能够针对作业治疗科室常见各类患者进行相应的作业治疗评定及作业治疗
|
|
2.康复评定
|
1. 能准确收集病人资料
2. 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3. 能够正确进行人体形态、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能够正确进行认知功能、心肺功能、感觉功能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5. 能够正确进行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定及步态分析并做出结果分析
6. 能够正确进行ADL、环境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
|
2.康复评定
|
7. 能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进行专项评定的能力并做出结果分析
8. 具备让患者拥有乐观,充满信心情绪的能力
|
|
3.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
1. 能够熟练操作推拿、艾灸、拔罐、刮痧板、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 掌握常见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3. 能够进行现代康复评定和传统康复辨证。
4. 能够明确诊断功能障碍类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5. 掌握各种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尤其禁忌症。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
|
4.物理因子治疗
|
1.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2. 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3. 能准确选择治疗部位及仪器的电极片或探头
4.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
5. 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
|
5.言语治疗技术
|
1. 能够对失语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对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构音功能训练
2. 能够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3. 能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温度刺激训练、摄食训练、电刺激治疗
4. 能够根据医师开的康复治疗处方进行言语功能检查评定、制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5. 协助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
6. 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言语交流及吞咽问题卫生和康复教育
|
|
6.运动治疗技术
|
1. 能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牵引技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2. 能指导病人进行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3. 能指导病人进行平衡训练、协调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4. 能运用 Bobath、Brunnstrom、Rood、PNF改善病人运动控制功能。5. 能运用运动再学习、引导式教育改善病人整体功能。
|
|
7.常见疾病康复治疗
|
1. 观察患者常见功能障碍的性质和进行康复评定2. 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3. 能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能够评定疗效4. 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5. 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
毕业要求
日常行为规范和操行
一、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执行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做到令行禁止,执行力强。 二、培养正直的品格,确立大局意识,发扬团队精神,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活动;维护医院和治疗师团队荣誉,科室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相互尊重,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不搞小团体。 三、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本职工作,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四、讲究文明礼貌、仪表仪容,做到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坚持患者第一、微笑服务的原则。与病人交谈时,语言要文明,语气要亲切;自觉使用“服务用语”,严格做到不训斥、不埋怨、不吵架。 五、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串岗,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禁止上班时间看无业务无关的杂志、报纸、书刊,禁止用办公电脑上网。禁止同患者、陪护或同事吵架。 六、工作日着装,按医院统一配发的服装着装,着装整洁,工作服、工作拖鞋不得穿出工作区以外。必须佩戴“胸牌”上岗。 七、头发梳理整齐,颜面和手臂保持清洁。不得留长指甲,手上不得佩戴任何饰物。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避免患者过敏。 八、正常工作时间,应保持身上无异味,口腔清洁,上班前不能喝酒或吃有异味的食品。 九、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拒收红包,现金,不乱计费,不欺瞒病人。 十、爱护器械、节约用电、用水,有安全意识,消除火、电隐患,不得在治疗区域吸烟
学分
1.学分要求:必须取得本专业规定的154学分。 2.素质教育分要求:综合素质训练活动必须取得5学分,具体参照《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分获取项目表》。 3.技能考证考级:技能考证考级项目必须取得5学分。 4.岗位实习:必须取得不少于32学分,不少于832学时。 5.公共选修模块:限选6学分。
职业资格证书
证书名称 主要学习内容 病人陪护 病患陪护岗位认知、就诊与给药护理、疾病饮食起居护理、病患护理技术、常见病患 护理、传染病护理。 育婴员 职业道德、婴幼儿生长发育基础知识、婴幼儿日常照料和护理基础知识、安全工作常 识、相关法律法规、生活资料技术、保健与护理技术、教育的实施。 小儿推拿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推拿治疗、诊法概要;常用手法、常用穴位;小儿保健和常见不适 症的推拿治疗。 老年照护职业 照护中的伦理与法律;照护的职业素质要求;安全防护;饮食、排泄、睡眠、清洁的 技能等级证书 照料;冷热应用;转运照护;常见救护等。 推拿按摩职业专项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按摩手法、常见不适症的按摩操作等。 病人陪护 病患陪护岗位认知、就诊与给药护理、饮食起居护理、病患护理技术、常见病患护 理、传染病护理等。 营养师 营养素、营养素价值、合理膳食、各类人群的营养与膳食、疾病的营养学等。 针灸保健职业专项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操作手法、常见不适症的针灸操作等。 医学相关证书 中医诊疗师、中医康复理疗师、膳食营养师、医药商品购销员、针灸保健专项职业能力、健康管理师、保健按摩师、口腔保健师、中医康复、乡村医师、心理咨询师、助理执业医师等
序号
|
证书名称
|
证书等级
|
颁证机构
|
学分
|
1
|
康复治疗士
|
|
|
5.0
|
2
|
康复治疗师
|
|
|
5.0
|
3
|
针灸保健专项职业能力(初级)
|
|
人力资源和社会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
3.0
|
4
|
健康管理师
|
5
|
卫建委、人社部联合颁发
|
3.0
|
5
|
保健按摩师
|
5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3.0
|
6
|
乡村医师
|
|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
|
3.0
|
7
|
口腔保健师(中级)
|
|
中华民族医药协会和中国人事人才培训网联合颁发
|
3.0
|
8
|
助理执业医师
|
|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
|
3.0
|
9
|
中医推拿按摩师(中级)
|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卫建委联合颁发
|
3.0
|
10
|
高级按摩师
|
5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3.0
|
11
|
康复理疗师(初级)
|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卫建委联合颁发
|
3.0
|
12
|
驾驶证
|
|
公安部门车辆管理所
|
2.0
|
13
|
针灸师(初级)
|
|
中医科与科技合作中心
|
3.0
|
14
|
养老护理员
|
5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
3.0
|
15
|
1+X老年照护(中级)
|
|
教育部
|
4.0
|
16
|
1+X母婴护理(中级)
|
|
教育部
|
4.0
|
17
|
计算机等级证书一级
|
1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2.0
|
18
|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系内考核)
|
|
|
2.0
|
19
|
普通话合格证书
|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2.0
|
20
|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
2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3.0
|
21
|
自治区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
1
|
教育部
|
2.0
|
22
|
全国英语四级证书
|
4
|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
|
3.0
|
23
|
全国英语六级证书
|
6
|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
|
4.0
|
24
|
小儿推拿职业专项能力
|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
3.0
|
25
|
病人陪护
|
3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
3.0
|
26
|
美容师
|
5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3.0
|
27
|
心理咨询师
|
1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
3.0
|
28
|
中医诊疗师
|
|
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颁发
|
3.0
|
29
|
中医康复理疗师(中级)
|
|
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颁发
|
3.0
|
30
|
膳食营养师
|
4
|
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
|
3.0
|
毕业要求及指标点
编号
|
毕业要求
|
培养规格
|
1
|
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C3
|
2
|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修养和行业行为规范
|
A1,
A2,
C4
|
3
|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
A2,
C1,
C3,
C5
|
4
|
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有不断学习、适应发展和创新的能力
|
A2,
A3,
C1,
C2,
C5
|
5
|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
A3,
B1,
C5
|
6
|
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
A2,
B1,
B2,
C1,
C13,
C14,
C15,
C5,
C6,
C8
|
7
|
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
A2,
B1,
B3,
C1,
C15,
C2,
C3,
C5,
C6,
C7
|
8
|
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
A2,
B1,
C1,
C5,
C9
|
9
|
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
A2,
A3,
B1,
C1,
C4,
C5,
C6,
C9
|
10
|
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
A3,
B3,
C11,
C5
|
11
|
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
A1,
A2,
B1,
C12,
C2,
C3,
C5,
C6
|
12
|
10.2掌握 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人体发育学、临床疾病概要、康复工程学、人际沟通等相关学科知识理论
|
|
编号
|
毕业要求
|
指标点编号
|
指标点内容
|
培养规格
|
1
|
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1.1
|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C3
|
1.2
|
增进身体健康
|
C3
|
||
2
|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修养和行业行为规范
|
2.1
|
有理想和信念、有共产主义的信仰
|
A1,
C4
|
2.2
|
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精神。
|
A2
|
||
3
|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
3.1
|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
A2,
C1,
C3,
C5
|
3.2
|
具有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
A2,
C1
|
||
4
|
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有不断学习、适应发展和创新的能力
|
4.1
|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明确职业生涯目标
|
A2,
C2,
C5
|
4.2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A2,
A3,
C1,
C2,
C5
|
||
5
|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
5.1
|
熟记全身主要的骨骼和肌性标志、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及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
|
A3,
B1,
C5
|
5.2
|
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观察标本、模型,寻找解剖结构,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观察、归纳、判断、记忆能力
|
B1,
C5
|
||
6
|
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
6.1
|
掌握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等神经系统疾临床疾病理论知识及针对性康复治疗方法
|
B2,
C1,
C5,
C6,
C8,
C13,
C15
|
6.2
|
掌握骨关节伤病、截肢、关节置换术后、手外伤、颈肩腰腿痛、冠心病等疾病的临床理论知识和康复治疗技术
|
A2,
B1,
B2,
C1,
C5,
C6,
C8,
C13,
C14,
C15
|
||
7
|
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
7.1
|
能正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相应评定及制定康复计划并实施作业治疗。
|
A2,
B1,
C1,
C2,
C5,
C6,
C7,
C15
|
7.2
|
掌握作业活动特征与作业活动分析;作业治疗操作技术;日常作业能力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理论知识与技术
|
A2,
B1,
B3,
C2,
C3,
C5,
C7
|
||
8
|
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
8.1
|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
A2,
B1,
C1,
C9
|
8.2
|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
A2,
B1,
C1,
C5
|
||
9
|
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
9.1
|
掌握艾灸、拔罐、刮痧、中药熏蒸、各种推拿手法、中药药浴等传统康复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熟悉中医基础理论及经络腧穴
|
A3,
B1,
C4,
C9
|
9.2
|
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传统康复技术,并尽可能预防和处理治疗过程中的意外情况。了解各类传统运动疗法。对各种功能障碍疾病及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禁忌症必须掌握。
|
A2,
C1,
C5,
C6
|
||
10
|
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
10.1
|
掌握辅助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训练
|
A3,
B3,
C5,
C11
|
11
|
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
11.1
|
掌握言语治疗学的概念、言语障碍治疗的途径和原则等相应理论知识,掌握掌握失语症的分类及各类型失语症的临床特征及病灶和分类及检查方法.
|
A2,
B1,
C5,
C6
|
11.2
|
掌握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定义和原因、评价、训练的原则、计划的制定及构音训练
|
A1,
C2,
C3,
C12
|
课程体系及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体系框架
根据专业课特点及本专业校内教学环境与条件,教学方法采用高等职业教育倡导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演示法、情景教学等。
序号
|
课程类别
|
性质
|
代码
|
名称
|
是否核心课程
|
1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3
|
形势与政策
|
|
2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4
|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
3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5
|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
|
4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6
|
体育I
|
|
5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7
|
体育II
|
|
6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8
|
体育选项I
|
|
7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9
|
体育选项II
|
|
8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11
|
大学英语/日语I
|
|
9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12
|
大学英语/日语II
|
|
10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1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11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14
|
军事理论
|
|
12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15
|
军事训练
|
|
13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17
|
劳动教育
|
|
14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19A
|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
|
15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
16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1
|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
|
17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2
|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
|
18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3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
19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20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5
|
信息技术I
|
|
21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6
|
信息技术II
|
|
22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7
|
安全教育
|
|
23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24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30
|
大学语文
|
|
25
|
公共基础课
|
任选
|
1900001331
|
公选(艺术)
|
|
26
|
公共基础课
|
任选
|
1900001332
|
公选(素养)
|
|
27
|
公共基础课
|
任选
|
1900001333
|
公选(四史)
|
|
28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2201021301
|
人体解剖学
|
|
29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2201021302
|
人体发育学
|
|
30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2201021303
|
病理学
|
|
31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2201021304
|
康复生理学
|
|
32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2201021305
|
康复医学导论
|
|
33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2201021306
|
运动学基础
|
|
34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2201021307
|
言语治疗技术
|
是
|
35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2201021308
|
运动治疗技术
|
是
|
36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2201021309
|
康复评定技术
|
是
|
37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2201021310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
是
|
38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2201021311
|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
是
|
39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2201021312
|
常见疾病康复
|
是
|
40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2201021313
|
作业治疗技术
|
是
|
41
|
专业拓展课
|
限选
|
2201022301
|
中医学基础
|
|
42
|
专业拓展课
|
限选
|
2201022302
|
组织学与胚胎学
|
|
43
|
专业拓展课
|
限选
|
2201022303
|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
|
|
44
|
专业拓展课
|
限选
|
2201022304
|
人际沟通
|
|
45
|
专业拓展课
|
限选
|
2201022305
|
肌肉骨骼康复学
|
|
46
|
专业拓展课
|
限选
|
2201022306
|
儿童康复
|
|
47
|
专业拓展课
|
限选
|
2201022307
|
康复心理学
|
|
48
|
专业拓展课
|
限选
|
2201022308
|
临床医学概要
|
|
49
|
专业综合课
|
限选
|
2201021314
|
技能考证考级学习领域
|
|
50
|
专业综合课
|
必修
|
2201021315
|
岗位实习
|
|
专业课程与典型工作任务的映射关系
典型工作任务
|
能力
|
专业核心课
|
1.作业治疗
|
1. 能够完成作业功能障碍者的作业治疗评定
2. 具备为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的能力
3. 能够应用作业治疗常用仪器设备为作业功能障碍者进行作业治疗。
4. 能够根据服务对象进行辅助技术评估,确定方案并出具辅助器具处方,选配前训练及辅助器具使用训练。
5. 具有一定的环境分析与评定、制订共同目标及解决方案的能力。
|
作业治疗技术【2201021313】 |
6. 能够对感觉统合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评定、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治疗
7. 能够针对作业治疗科室常见各类患者进行相应的作业治疗评定及作业治疗
|
作业治疗技术【2201021313】 |
|
2.康复评定
|
1. 能准确收集病人资料
2. 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3. 能够正确进行人体形态、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能够正确进行认知功能、心肺功能、感觉功能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5. 能够正确进行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定及步态分析并做出结果分析
6. 能够正确进行ADL、环境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
康复评定技术【2201021309】 |
7. 能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进行专项评定的能力并做出结果分析
8. 具备让患者拥有乐观,充满信心情绪的能力
|
康复评定技术【2201021309】 |
|
3.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
1. 能够熟练操作推拿、艾灸、拔罐、刮痧板、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 掌握常见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3. 能够进行现代康复评定和传统康复辨证。
4. 能够明确诊断功能障碍类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5. 掌握各种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尤其禁忌症。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2201021311】 |
4.物理因子治疗
|
1.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2. 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3. 能准确选择治疗部位及仪器的电极片或探头
4.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
5. 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2201021310】 |
5.言语治疗技术
|
1. 能够对失语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对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构音功能训练
2. 能够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3. 能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温度刺激训练、摄食训练、电刺激治疗
4. 能够根据医师开的康复治疗处方进行言语功能检查评定、制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5. 协助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
6. 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言语交流及吞咽问题卫生和康复教育
|
言语治疗技术【2201021307】 |
6.运动治疗技术
|
1. 能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牵引技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2. 能指导病人进行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3. 能指导病人进行平衡训练、协调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4. 能运用 Bobath、Brunnstrom、Rood、PNF改善病人运动控制功能。5. 能运用运动再学习、引导式教育改善病人整体功能。
|
运动治疗技术【2201021308】 |
7.常见疾病康复治疗
|
1. 观察患者常见功能障碍的性质和进行康复评定2. 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3. 能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能够评定疗效4. 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5. 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常见疾病康复【2201021312】 |
专业课程、毕业要求、指标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专业核心课
|
1.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1.1.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作业治疗技术【2201021313】 |
1.2.增进身体健康
|
言语治疗技术【2201021307】 |
|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修养和行业行为规范
|
2.1.有理想和信念、有共产主义的信仰
|
运动治疗技术【2201021308】 |
2.2.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精神。
|
作业治疗技术【2201021313】 |
|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
3.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2201021311】 |
3.2.具有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2201021311】 |
|
4.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有不断学习、适应发展和创新的能力
|
4.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明确职业生涯目标
|
常见疾病康复【2201021312】 |
4.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言语治疗技术【2201021307】 |
|
5.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
5.1.熟记全身主要的骨骼和肌性标志、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及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
|
康复评定技术【2201021309】 |
5.2.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观察标本、模型,寻找解剖结构,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观察、归纳、判断、记忆能力
|
常见疾病康复【2201021312】 |
|
6.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
6.1.掌握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等神经系统疾临床疾病理论知识及针对性康复治疗方法
|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2201021311】 |
6.2.掌握骨关节伤病、截肢、关节置换术后、手外伤、颈肩腰腿痛、冠心病等疾病的临床理论知识和康复治疗技术
|
常见疾病康复【2201021312】 |
|
7.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
7.1.能正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相应评定及制定康复计划并实施作业治疗。
|
康复评定技术【2201021309】 |
7.2.掌握作业活动特征与作业活动分析;作业治疗操作技术;日常作业能力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理论知识与技术
|
作业治疗技术【2201021313】 |
|
8.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
8.1.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2201021310】 |
8.2.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2201021310】 |
|
9.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
9.1.掌握艾灸、拔罐、刮痧、中药熏蒸、各种推拿手法、中药药浴等传统康复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熟悉中医基础理论及经络腧穴
|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2201021311】 |
9.2.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传统康复技术,并尽可能预防和处理治疗过程中的意外情况。了解各类传统运动疗法。对各种功能障碍疾病及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禁忌症必须掌握。
|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2201021311】 |
|
10.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
10.1.掌握辅助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训练
|
作业治疗技术【2201021313】 |
11.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
11.1.掌握言语治疗学的概念、言语障碍治疗的途径和原则等相应理论知识,掌握掌握失语症的分类及各类型失语症的临床特征及病灶和分类及检查方法.
|
言语治疗技术【2201021307】 |
11.2.掌握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定义和原因、评价、训练的原则、计划的制定及构音训练
|
康复评定技术【2201021309】 |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型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学期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践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 | 2 | 1 | 2 | 1 | 2 |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3
|
形势与政策
|
必修 |
理论课 |
1
|
32
|
32
|
0
|
2 |
2 |
2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4
|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必修 |
理论+实践 |
1
|
18
|
9
|
9
|
1-9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5
|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
必修 |
理论课 |
1
|
18
|
18
|
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6
|
体育I
|
必修 |
实践课 |
2
|
32
|
2
|
3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7
|
体育II
|
必修 |
实践课 |
2
|
36
|
0
|
36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8
|
体育选项I
|
必修 |
实践课 |
2
|
36
|
0
|
36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9
|
体育选项II
|
必修 |
实践课 |
2
|
36
|
0
|
36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11
|
大学英语/日语I
|
必修 |
理论课 |
2
|
32
|
32
|
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12
|
大学英语/日语II
|
必修 |
理论课 |
2
|
36
|
36
|
0
|
2 |
考试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1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必修 |
理论+实践 |
2
|
32
|
16
|
16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14
|
军事理论
|
必修 |
理论课 |
2
|
36
|
36
|
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15
|
军事训练
|
必修 |
实践课 |
3
|
168
|
0
|
168
|
56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17
|
劳动教育
|
必修 |
理论课 |
1
|
16
|
16
|
0
|
1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19A
|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
必修 |
实践课 |
5
|
0
|
0
|
0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必修 |
理论+实践 |
1
|
16
|
16
|
0
|
2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1
|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
必修 |
理论课 |
2
|
36
|
36
|
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2
|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
必修 |
理论课 |
2
|
36
|
36
|
0
|
2 |
考试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3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必修 |
理论+实践 |
3
|
54
|
46
|
8
|
3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必修 |
理论+实践 |
2
|
36
|
36
|
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5
|
信息技术I
|
必修 |
理论+实践 |
2
|
32
|
16
|
16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6
|
信息技术II
|
必修 |
理论+实践 |
2
|
40
|
20
|
2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7
|
安全教育
|
必修 |
理论+实践 |
1
|
18
|
18
|
0
|
1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必修 |
理论+实践 |
3
|
54
|
46
|
8
|
3 |
考试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30
|
大学语文
|
必修 |
理论课 |
2
|
36
|
36
|
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31
|
公选(艺术)
|
任选 |
理论课 |
2
|
36
|
18
|
18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32
|
公选(素养)
|
任选 |
理论课 |
2
|
36
|
18
|
18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33
|
公选(四史)
|
任选 |
理论课 |
2
|
36
|
18
|
18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小计
|
共27门
|
54
|
994
|
611
|
383
|
|
||||||||
专业基础课 |
2201021301
|
人体解剖学
|
必修 |
理论+实践 |
4
|
80
|
62
|
18
|
5 |
考试
|
|||||
专业基础课 |
2201021302
|
人体发育学
|
必修 |
理论+实践 |
2
|
36
|
28
|
8
|
2 |
考试
|
|||||
专业基础课 |
2201021303
|
病理学
|
必修 |
理论+实践 |
2
|
36
|
32
|
4
|
2 |
考查
|
|||||
专业基础课 |
2201021304
|
康复生理学
|
必修 |
理论+实践 |
2
|
36
|
32
|
4
|
2 |
考查
|
|||||
专业基础课 |
2201021305
|
康复医学导论
|
必修 |
理论+实践 |
2
|
32
|
24
|
8
|
2 |
考查
|
|||||
专业基础课 |
2201021306
|
运动学基础
|
必修 |
理论+实践 |
4
|
72
|
50
|
22
|
4 |
考试
|
|||||
专业基础课 |
小计
|
共6门
|
16
|
292
|
228
|
64
|
|
||||||||
专业核心课 |
2201021307
|
言语治疗技术
|
必修 |
理论+实践 |
3
|
54
|
38
|
16
|
0 |
0 |
3 |
0 |
0 |
0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2201021308
|
运动治疗技术
|
必修 |
理论+实践 |
6
|
108
|
52
|
56
|
0 |
0 |
6 |
0 |
0 |
0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2201021309
|
康复评定技术
|
必修 |
理论+实践 |
6
|
108
|
52
|
56
|
0 |
0 |
6 |
0 |
0 |
0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2201021310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
必修 |
理论+实践 |
3
|
56
|
32
|
24
|
0 |
0 |
0 |
4 |
0 |
0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2201021311
|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
必修 |
理论+实践 |
4
|
72
|
36
|
36
|
|
|
4 |
|
|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2201021312
|
常见疾病康复
|
必修 |
理论+实践 |
4
|
84
|
46
|
38
|
0 |
0 |
0 |
6 |
0 |
0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2201021313
|
作业治疗技术
|
必修 |
理论+实践 |
4
|
84
|
52
|
32
|
0 |
0 |
0 |
6 |
0 |
0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小计
|
共7门
|
30
|
566
|
308
|
258
|
|
||||||||
专业拓展课 |
2201022301
|
中医学基础
|
限选 |
理论+实践 |
3
|
54
|
46
|
8
|
3 |
考查
|
|||||
专业拓展课 |
2201022302
|
组织学与胚胎学
|
限选 |
理论+实践 |
2
|
32
|
20
|
12
|
2 |
考试
|
|||||
专业拓展课 |
2201022303
|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
|
限选 |
理论+实践 |
2
|
36
|
22
|
14
|
2 |
考查
|
|||||
专业拓展课 |
2201022304
|
人际沟通
|
限选 |
理论+实践 |
1
|
16
|
10
|
6
|
1 |
考查
|
|||||
专业拓展课 |
2201022305
|
肌肉骨骼康复学
|
限选 |
理论+实践 |
1.5
|
28
|
16
|
12
|
2 |
考查
|
|||||
专业拓展课 |
2201022306
|
儿童康复
|
限选 |
理论+实践 |
1.5
|
28
|
16
|
12
|
2 |
考查
|
|||||
专业拓展课 |
2201022307
|
康复心理学
|
限选 |
理论+实践 |
2
|
32
|
28
|
4
|
2 |
考查
|
|||||
专业拓展课 |
2201022308
|
临床医学概要
|
限选 |
理论+实践 |
4
|
72
|
60
|
12
|
4 |
考试
|
|||||
专业拓展课 |
小计
|
共8门
|
17
|
298
|
218
|
80
|
|
||||||||
专业综合课 |
2201021314
|
技能考证考级学习领域
|
限选 |
理论+实践 |
5
|
0
|
0
|
0
|
考查
|
||||||
专业综合课 |
2201021315
|
岗位实习
|
必修 |
实践课 |
32
|
832
|
0
|
832
|
26 |
26 |
考查
|
||||
专业综合课 |
小计
|
共2门
|
37
|
832
|
0
|
832
|
|
||||||||
全部课程 |
总计
|
共50门
|
154
|
2,982
|
1,365
|
1,617
|
|
学分统计
课程类别
|
课程数量
|
学时小计
|
学分小计
|
学分分配 |
||
必修 |
限选 |
任选 |
||||
公共基础课
|
27
|
994
|
54 |
48 |
0 |
6 |
专业基础课
|
6
|
292
|
16 |
16 |
0 |
0 |
专业核心课
|
7
|
566
|
30 |
30 |
0 |
0 |
专业拓展课
|
8
|
298
|
17 |
0 |
17 |
0 |
专业综合课
|
2
|
832
|
37 |
32 |
5 |
0 |
总计
|
50
|
2,982
|
154 |
126 |
22 |
6 |
学时统计
课程类别
|
课程数量
|
学分小计
|
学时小计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理论占比
(%)
|
实践占比
(%)
|
必修
|
限选
|
任选
|
||||
公共基础课
|
27
|
54
|
994
|
611
|
383
|
61.47
|
38.53
|
886
|
0
|
108
|
专业基础课
|
6
|
16
|
292
|
228
|
64
|
78.08
|
21.92
|
292
|
0
|
0
|
专业核心课
|
7
|
30
|
566
|
308
|
258
|
54.42
|
45.58
|
566
|
0
|
0
|
专业拓展课
|
8
|
17
|
298
|
218
|
80
|
73.15
|
26.85
|
0
|
298
|
0
|
专业综合课
|
2
|
37
|
832
|
0
|
832
|
0
|
100
|
832
|
0
|
0
|
总计
|
50
|
154
|
2,982
|
1,365
|
1,617
|
45.77
|
54.23
|
2,576
|
298
|
108
|
毕业设计安排
无毕业设计
岗位实习安排
学生在第三学年的6月中旬起至次年2月下旬为实习时间,共32周。 运动治疗科室10周 物理因子治疗科室3周 作业治疗科室8周 言语治疗科室3周 神经系统疾病科室1周 骨关节系统病损科室2周 内脏疾病科室1周 儿童疾病康复科室1周 传统康复治疗科室3周 实习考核标准:实习手册成绩合格;主要科室PT、OT、ST、传统康复各交2份完整的康复病历; 1份毕业实习报告。 医学健康系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个,与实习单位成立专业共建组。学校与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信息共享、人力共享了、资源共享,形成了校企共建、学生受益、教师受益、企业受益、学校受益的共赢局面。
主要课程内容
公共基础课
课程名称 |
【1900001303】形势与政策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04】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
总学时 |
18
|
理论学时 |
9
|
实践学时 |
9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05】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
||||
总学时 |
18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06】体育I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2
|
实践学时 |
30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07】体育II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36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08】体育选项I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36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09】体育选项II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36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11】大学英语/日语I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12】大学英语/日语II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16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14】军事理论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15】军事训练 |
||||
总学时 |
168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168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3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17】劳动教育 |
||||
总学时 |
16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19A】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5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
总学时 |
16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1】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2】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3】思想道德与法治 |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46
|
实践学时 |
8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3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5】信息技术I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16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6】信息技术II |
||||
总学时 |
40
|
理论学时 |
20
|
实践学时 |
20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7】安全教育 |
||||
总学时 |
18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46
|
实践学时 |
8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3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30】大学语文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31】公选(艺术)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任选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32】公选(素养)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任选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33】公选(四史)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任选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
【2201021301】人体解剖学 |
||||
总学时 |
80
|
理论学时 |
62
|
实践学时 |
18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4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1302】人体发育学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28
|
实践学时 |
8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1303】病理学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4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1304】康复生理学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4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1305】康复医学导论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24
|
实践学时 |
8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1306】运动学基础 |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50
|
实践学时 |
22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4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
【2201021309】 |
课程名称 |
康复评定技术 |
||
课程类别 |
专业核心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类型 |
理论+实践
|
总学时 |
108
|
理论学时 |
52 |
实践学时 |
56 |
学分 |
6
|
考核方式 |
考试 |
是否核心课程 |
是 |
典型工作任务 |
2. 康复评定 |
||||
工作任务 能力 |
1.1. 能准确收集病人资料
2. 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3. 能够正确进行人体形态、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能够正确进行认知功能、心肺功能、感觉功能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5. 能够正确进行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定及步态分析并做出结果分析
6. 能够正确进行ADL、环境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2.7. 能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进行专项评定的能力并做出结果分析 8. 具备让患者拥有乐观,充满信心情绪的能力 |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2.1. 有理想和信念、有共产主义的信仰 3.2. 具有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5.1. 熟记全身主要的骨骼和肌性标志、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及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 5.2. 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观察标本、模型,寻找解剖结构,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观察、归纳、判断、记忆能力 7.1. 能正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相应评定及制定康复计划并实施作业治疗。 7.2. 掌握作业活动特征与作业活动分析;作业治疗操作技术;日常作业能力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理论知识与技术 11.1. 掌握言语治疗学的概念、言语障碍治疗的途径和原则等相应理论知识,掌握掌握失语症的分类及各类型失语症的临床特征及病灶和分类及检查方法. 11.2. 掌握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定义和原因、评价、训练的原则、计划的制定及构音训练 |
||||
课程目标 |
A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3: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B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B3:具有按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并具有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意识。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12: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C15: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3: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慣,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C4: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7: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
||||
教学内容
|
1.言语语言功能评定技术;感觉功能评定;肌张力评定;肌力评定技术;关节 活动度评定技术;步态分析。 2.人体形态评定、身体姿势评定、体格评定,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心肺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3.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技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技术;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评定技术;环境评定技术; 4.手外伤、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关节炎、截肢、人工关节置换后的评定技术。 5.康复评定概念、评定对象、评定意义和作用,评定方法分类与常用评定方法,康复评定内容与康复评定实施。 6.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糖尿病、肥胖、癌症评定技术;压疮、疼痛、吞咽障碍、排尿障碍、排便障碍评定技术。 7.偏瘫、截瘫四肢瘫、周围禒病损评定技术;心力衰竭、冠心病、慢阻肺、呼吸暂停综合征评定技术 |
||||
教学要求 |
1..本课程对理论教学部分要求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指对各种康复评定技术基础理论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深刻的认识,并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在临床康复工作中针对不同康复对象如何开展康复评定;熟悉指在临床康复工作中针对不同康复对象采取有效的康复评定,能够解释、领会相应康复评定技术基础理论的基本含义,并学会应用相应康复评定技术;了解指能够简单理解、记忆所学康复评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2.本课程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两个层次。熟练掌握指能够独立娴熟地进行各种康复评定技术技能操作;学会指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同功能障碍者康复评定实践技能操作。 |
课程名称 |
【2201021313】 |
课程名称 |
作业治疗技术 |
||
课程类别 |
专业核心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类型 |
理论+实践
|
总学时 |
84
|
理论学时 |
52 |
实践学时 |
32 |
学分 |
4
|
考核方式 |
考试 |
是否核心课程 |
是 |
典型工作任务 |
1. 作业治疗 |
||||
工作任务 能力 |
1.1. 能够完成作业功能障碍者的作业治疗评定
2. 具备为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的能力
3. 能够应用作业治疗常用仪器设备为作业功能障碍者进行作业治疗。
4. 能够根据服务对象进行辅助技术评估,确定方案并出具辅助器具处方,选配前训练及辅助器具使用训练。
5. 具有一定的环境分析与评定、制订共同目标及解决方案的能力。 2.6. 能够对感觉统合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评定、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治疗 7. 能够针对作业治疗科室常见各类患者进行相应的作业治疗评定及作业治疗 |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1.1.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2. 增进身体健康 2.1. 有理想和信念、有共产主义的信仰 2.2. 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精神。 3.1.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3.2. 具有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1. 掌握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等神经系统疾临床疾病理论知识及针对性康复治疗方法 6.2. 掌握骨关节伤病、截肢、关节置换术后、手外伤、颈肩腰腿痛、冠心病等疾病的临床理论知识和康复治疗技术 7.1. 能正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相应评定及制定康复计划并实施作业治疗。 7.2. 掌握作业活动特征与作业活动分析;作业治疗操作技术;日常作业能力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理论知识与技术 10.1. 掌握辅助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训练 |
||||
课程目标 |
A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3: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B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B2: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B3:具有按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并具有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意识。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11: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C14: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 C15: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3: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慣,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C4: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7: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C8: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
||||
教学内容
|
1.作业治疗概论;作业治疗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感觉统合治疗;手及上肢功能康复;认知与感知障碍康复;压力治疗;辅助器具与助行器;环境适应;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作业治疗;精神障碍作业治疗; 2.儿科疾病作业治疗;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烧伤、跌倒、疼痛的作业治疗;作业治疗记录撰写;作业治疗研究与创新 |
||||
教学要求 |
1.1.本课程对理论教学部分要求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指对作业疗技术基础理论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深刻的认识,并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作业治疗临床康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熟悉指在作业治疗临床康复工作中,能够解释、领会作业活动障碍治疗基础理论的基本含义,并学会应用作业治疗的技术;了解指能够简单理解、记忆所学作业治疗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2.本课程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两个层次。熟练掌握指能够独立娴熟地进行正确的作业治疗技能操作;学会指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作业活动障碍作业治疗实践技能操作。 |
课程名称 |
【2201021311】 |
课程名称 |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
||
课程类别 |
专业核心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类型 |
理论+实践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学分 |
4
|
考核方式 |
考试 |
是否核心课程 |
是 |
典型工作任务 |
3.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
||||
工作任务 能力 |
1.1. 能够熟练操作推拿、艾灸、拔罐、刮痧板、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 掌握常见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3. 能够进行现代康复评定和传统康复辨证。
4. 能够明确诊断功能障碍类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5. 掌握各种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尤其禁忌症。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1.1.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2. 增进身体健康 2.2. 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精神。 3.1.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3.2. 具有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1. 掌握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等神经系统疾临床疾病理论知识及针对性康复治疗方法 6.2. 掌握骨关节伤病、截肢、关节置换术后、手外伤、颈肩腰腿痛、冠心病等疾病的临床理论知识和康复治疗技术 9.1. 掌握艾灸、拔罐、刮痧、中药熏蒸、各种推拿手法、中药药浴等传统康复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熟悉中医基础理论及经络腧穴 9.2. 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传统康复技术,并尽可能预防和处理治疗过程中的意外情况。了解各类传统运动疗法。对各种功能障碍疾病及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禁忌症必须掌握。 |
||||
课程目标 |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3: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B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B2: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C14: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 C15: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3: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慣,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C4: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8: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C9: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
||||
教学内容
|
1.1.概论2.经络与腧穴3.推拿技术4.针刺技术5.灸法技术6.拔罐技术7.传统运动8.其他传统康复技术9.神经系统康复10.运动系统康复11.内科系统康复 |
||||
教学要求 |
1.1.本课程对理论教学部分要求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传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在临床康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熟悉:指在临床康复工作中,能够解释、领会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基本含义,并学会应用相关传统康复技术;了解:指能够简单理解、记忆所学中国传统康复的历史及传统运动疗法。
2.本课程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两个层次。熟练掌握指能够独立娴熟地进行正确的传统康复技能操作;学会指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传统康复实践技能操作。 |
课程名称 |
【2201021312】 |
课程名称 |
常见疾病康复 |
||
课程类别 |
专业核心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类型 |
理论+实践
|
总学时 |
84
|
理论学时 |
46 |
实践学时 |
38 |
学分 |
4
|
考核方式 |
考试 |
是否核心课程 |
是 |
典型工作任务 |
7. 常见疾病康复治疗 |
||||
工作任务 能力 |
1.1. 观察患者常见功能障碍的性质和进行康复评定2. 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3. 能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能够评定疗效4. 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5. 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2.2. 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精神。 3.2. 具有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1.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明确职业生涯目标 4.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2. 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观察标本、模型,寻找解剖结构,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观察、归纳、判断、记忆能力 6.1. 掌握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等神经系统疾临床疾病理论知识及针对性康复治疗方法 6.2. 掌握骨关节伤病、截肢、关节置换术后、手外伤、颈肩腰腿痛、冠心病等疾病的临床理论知识和康复治疗技术 |
||||
课程目标 |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3: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B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B2: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C14: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 C15: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8: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
||||
教学内容
|
1.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骨关节系统病损患者的康复、心肺和代谢疾病患者的康复、儿童疾病的康复、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烧伤后患者的康复和继发疾病与并发症的康复等 |
||||
教学要求 |
1.课程实施校内实训条件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康复治疗实训室,满足40人的标准。一般是设立康复治疗大厅,实训设备配置要求有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功能评估设备;需要建立合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代教老师条件优良、实践设施完善的临床医院和康复机构进行实习;教学组织开展混合式教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方式为线上+线下、理论+实操。 |
课程名称 |
【2201021310】 |
课程名称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
||
课程类别 |
专业核心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类型 |
理论+实践
|
总学时 |
56
|
理论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24 |
学分 |
3
|
考核方式 |
考试 |
是否核心课程 |
是 |
典型工作任务 |
4. 物理因子治疗 |
||||
工作任务 能力 |
1.1.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2. 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3. 能准确选择治疗部位及仪器的电极片或探头
4.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
5. 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3.1.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3.2. 具有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8.1.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8.2.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
||||
课程目标 |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3: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B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3: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慣,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9: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
||||
教学内容
|
1.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光疗法、超声疗法、磁疗法、传导热疗法、冷疗、压力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冲击波疗法。 |
||||
教学要求 |
1.校内实训条件,配有一个功能完善的康复实训中心,独立的物理因子治疗实训室,面积100平方米以上,设有20张治疗床位。物理因子治疗实训室模拟医院的理疗科要求设计,主要设备涵盖声、光、电、磁、热、生物反馈等各个领域,必要时可配备冲击波、DMS、经颅磁或脑循环等高端设备。基本设备要求在两台以上;校外实践基地必须是三级以上医院的康复理疗科,具有声、光、电、磁、生物反馈、冲击波、经颅磁等理疗设备,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具备门诊理疗和病房理疗两种治疗模式;教学组织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为线上+线下。 |
课程名称 |
【2201021307】 |
课程名称 |
言语治疗技术 |
||
课程类别 |
专业核心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类型 |
理论+实践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38 |
实践学时 |
16 |
学分 |
3
|
考核方式 |
考试 |
是否核心课程 |
是 |
典型工作任务 |
5. 言语治疗技术 |
||||
工作任务 能力 |
1.1. 能够对失语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对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构音功能训练
2. 能够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3. 能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温度刺激训练、摄食训练、电刺激治疗
4. 能够根据医师开的康复治疗处方进行言语功能检查评定、制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5. 协助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
6. 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言语交流及吞咽问题卫生和康复教育 |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1.1.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2. 增进身体健康 2.2. 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精神。 3.1.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3.2. 具有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1.1. 掌握言语治疗学的概念、言语障碍治疗的途径和原则等相应理论知识,掌握掌握失语症的分类及各类型失语症的临床特征及病灶和分类及检查方法. 11.2. 掌握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定义和原因、评价、训练的原则、计划的制定及构音训练 |
||||
课程目标 |
A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3: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B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12: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3: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慣,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
教学内容
|
1.言语治疗技术总论;构音障碍定义、分类,运动性构音障碍分类、评定、治疗,器质性构音障碍病因、症状、评定和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因、诊断、评定和治疗; 2.失语症的定义、病因、症状与分类,各类失语症的临床特征,失语症评定与治疗,失语症相关的言语障碍,痴呆;语言发迟缓定义、病因与临床特征,语言发迟缓评定和训练;口吃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口吃评定与治疗; 3.听障碍儿童的听力与言语障碍定义、病因、分类、诊断与干预,听障碍儿童的听力与言语障碍的评定与康复训练;吞咽器官解剖、生理过程与神经控制,吞咽障碍分类、病因、症状与体征、并发症, 4.吞咽障碍与呼吸、言语障碍的关系,吞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
||||
教学要求 |
1.1.本课程对理论教学部分要求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指对言语治疗技术基础理论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深刻的认识,并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在言语障碍治疗临床康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熟悉指在言语障碍治疗临床康复工作中,能够解释、领会言语障碍治疗基础理论的基本含义,并学会应用言语治疗的技术;了解指能够简单理解、记忆所学言语治疗技术基础理论知识。2.本课程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两个层次。熟练掌握指能够独立娴熟地进行正确的言语治疗技能操作;学会指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言语障碍治疗实践技能操作。 |
课程名称 |
【2201021308】 |
课程名称 |
运动治疗技术 |
||
课程类别 |
专业核心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类型 |
理论+实践
|
总学时 |
108
|
理论学时 |
52 |
实践学时 |
56 |
学分 |
6
|
考核方式 |
考试 |
是否核心课程 |
是 |
典型工作任务 |
6. 运动治疗技术 |
||||
工作任务 能力 |
1.1. 能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牵引技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2. 能指导病人进行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3. 能指导病人进行平衡训练、协调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4. 能运用 Bobath、Brunnstrom、Rood、PNF改善病人运动控制功能。5. 能运用运动再学习、引导式教育改善病人整体功能。 |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2.1. 有理想和信念、有共产主义的信仰 3.2. 具有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5.1. 熟记全身主要的骨骼和肌性标志、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及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 5.2. 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观察标本、模型,寻找解剖结构,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观察、归纳、判断、记忆能力 |
||||
课程目标 |
A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3: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B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4: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教学内容
|
1.运动治疗技术绪论;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牵伸技术;牵引技术;平衡协调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放松训练;轮椅训练;步行功能训练;水中运动;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 2.Rood技术;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运动治疗新技术。 |
||||
教学要求 |
1.师资基本要求具有两年以上临床康复治疗工作经验,能熟练操作多媒体,熟悉本课程内容,领会项目化教学思路;教学硬件要求配备功能完善的康复实训中心,其中运动治疗技术实训室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治疗工位不少于20张多功能治疗床;配有校外实践基地,为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康复中心;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内校外学习相结合;考核方式为线上+线下、理论+实操。 |
专业综合课
课程名称 |
【2201021314】技能考证考级学习领域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限选 |
学分 |
5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1315】岗位实习 |
||||
总学时 |
832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832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3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专业拓展课
课程名称 |
【2201022301】中医学基础 |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46
|
实践学时 |
8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限选 |
学分 |
3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2302】组织学与胚胎学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20
|
实践学时 |
12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性质 |
限选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2303】康复辅助器具技术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22
|
实践学时 |
14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限选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2304】人际沟通 |
||||
总学时 |
16
|
理论学时 |
10
|
实践学时 |
6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限选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2305】肌肉骨骼康复学 |
||||
总学时 |
28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12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限选 |
学分 |
1.5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2306】儿童康复 |
||||
总学时 |
28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12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限选 |
学分 |
1.5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2307】康复心理学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28
|
实践学时 |
4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限选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2201022308】临床医学概要 |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60
|
实践学时 |
12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性质 |
限选 |
学分 |
4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实施保障
师资队伍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每年招生40—60人左右,在校生80—120人左右,现有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团队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共有11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8人,占73%,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比例接近15:1,符合国家高等职业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校外兼职教师3人,占27%;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校外兼职教师中副主任医师2人,高级职称比例为64%;学历知识结构合理,有硕士3人,学士8人,硕士比例达27%。团队具有良好的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合理,团队成员来自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吉林北华大学等院校,具有良好的学缘背景;团队成员拥有中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针灸推拿学等多个不同的专业背景,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技术互补与结合,知识结构合理。这种结构合理、校企结合、学科互补的团队构成,为团队开展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基础。
教学设施
校建有实训场地2430.19平,实训资产投入资金1960余万元,近五年每年投入110万元,实训消耗物品每年投入4万元,充分满足了学生实验教学的使用,并保障了学生实训课程的开展。 康复专业实训室有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室,其中运动治疗室和物理因子治疗室可以满足理实一体教学。医学综合性实验室,包括了专项技能培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适老化病房、CPR实训室等能够满足相关学科的实践教学,实现了“学做合一”。
实训室名称 |
运动治疗实训室 |
|||
面积 |
240 ㎡ |
|||
工位数 |
60 个 |
|||
实训功能 |
1)能进行各种运动治疗技术实践操作 |
|||
服务课程 |
[1901021309]人体运动学 [1901021302]人体发育学 [1901021321]疾病康复 [1901021311]运动治疗技术 |
|||
实训项目 |
||||
支撑的培养规格 |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B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B2)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B3)具有按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并具有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意识。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7)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C8)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
|||
支撑的岗位能力
|
||||
设备名称
|
设备规格
|
设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实训室名称 |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室 |
|||
面积 |
230 ㎡ |
|||
工位数 |
50 个 |
|||
实训功能 |
||||
服务课程 |
[1901021312]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1901021308]中医学基础 |
|||
实训项目 |
||||
支撑的培养规格 |
(A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B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B2)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10)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
|||
支撑的岗位能力
|
||||
设备名称
|
设备规格
|
设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实训室名称 |
作业治疗室 |
|||
面积 |
40 ㎡ |
|||
工位数 |
5 个 |
|||
实训功能 |
||||
服务课程 |
[1901021313]作业治疗技术 |
|||
实训项目 |
||||
支撑的培养规格 |
(A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B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B2)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B3)具有按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并具有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意识。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4)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7)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C8)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C11)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
|||
支撑的岗位能力
|
||||
设备名称
|
设备规格
|
设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实训室名称 |
物理因子治疗室 |
|||
面积 |
230 ㎡ |
|||
工位数 |
50 个 |
|||
实训功能 |
||||
服务课程 |
[1901021314]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
|||
实训项目 |
||||
支撑的培养规格 |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B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B2)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9)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
|||
支撑的岗位能力
|
||||
设备名称
|
设备规格
|
设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实训室名称 |
CPR实训室 |
|||
面积 |
78 ㎡ |
|||
工位数 |
18 个 |
|||
实训功能 |
||||
服务课程 |
[1901022309]急救技术 |
|||
实训项目 |
||||
支撑的培养规格 |
(A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B2)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3)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慣,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
支撑的岗位能力
|
||||
设备名称
|
设备规格
|
设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实训室基地名称 |
新利体育网站首页官网盟人民医院 |
|
合作企业 |
|
|
合作类型
|
|
|
用途
|
岗位实习
|
|
岗位能力
|
1) 1. 能够完成作业功能障碍者的作业治疗评定
2. 具备为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的能力
3. 能够应用作业治疗常用仪器设备为作业功能障碍者进行作业治疗。
4. 能够根据服务对象进行辅助技术评估,确定方案并出具辅助器具处方,选配前训练及辅助器具使用训练。
5. 具有一定的环境分析与评定、制订共同目标及解决方案的能力。 2) 6. 能够对感觉统合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评定、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治疗 7. 能够针对作业治疗科室常见各类患者进行相应的作业治疗评定及作业治疗 3) 1. 能准确收集病人资料 2. 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3. 能够正确进行人体形态、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能够正确进行认知功能、心肺功能、感觉功能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5. 能够正确进行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定及步态分析并做出结果分析 6. 能够正确进行ADL、环境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7. 能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进行专项评定的能力并做出结果分析 8. 具备让患者拥有乐观,充满信心情绪的能力 5) 1. 能够熟练操作推拿、艾灸、拔罐、刮痧板、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 掌握常见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3. 能够进行现代康复评定和传统康复辨证。 4. 能够明确诊断功能障碍类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5. 掌握各种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尤其禁忌症。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6) 1.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2. 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3. 能准确选择治疗部位及仪器的电极片或探头 4.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 5. 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7) 1. 能够对失语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对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构音功能训练 2. 能够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3. 能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温度刺激训练、摄食训练、电刺激治疗 4. 能够根据医师开的康复治疗处方进行言语功能检查评定、制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5. 协助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 6. 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言语交流及吞咽问题卫生和康复教育 8) 1. 能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牵引技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2. 能指导病人进行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3. 能指导病人进行平衡训练、协调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4. 能运用 Bobath、Brunnstrom、Rood、PNF改善病人运动控制功能。5. 能运用运动再学习、引导式教育改善病人整体功能。 9) 1. 观察患者常见功能障碍的性质和进行康复评定2. 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3. 能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能够评定疗效4. 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5. 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
培养规格
|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B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B2)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B3)具有按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并具有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意识。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7)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C9)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1)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C12)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
实训室基地名称 |
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 |
|
合作企业 |
|
|
合作类型
|
|
|
用途
|
岗位实习
|
|
岗位能力
|
1) 1. 能够完成作业功能障碍者的作业治疗评定
2. 具备为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的能力
3. 能够应用作业治疗常用仪器设备为作业功能障碍者进行作业治疗。
4. 能够根据服务对象进行辅助技术评估,确定方案并出具辅助器具处方,选配前训练及辅助器具使用训练。
5. 具有一定的环境分析与评定、制订共同目标及解决方案的能力。 2) 6. 能够对感觉统合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评定、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治疗 7. 能够针对作业治疗科室常见各类患者进行相应的作业治疗评定及作业治疗 3) 1. 能准确收集病人资料 2. 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3. 能够正确进行人体形态、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能够正确进行认知功能、心肺功能、感觉功能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5. 能够正确进行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定及步态分析并做出结果分析 6. 能够正确进行ADL、环境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7. 能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进行专项评定的能力并做出结果分析 8. 具备让患者拥有乐观,充满信心情绪的能力 5) 1. 能够熟练操作推拿、艾灸、拔罐、刮痧板、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 掌握常见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3. 能够进行现代康复评定和传统康复辨证。 4. 能够明确诊断功能障碍类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5. 掌握各种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尤其禁忌症。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6) 1.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2. 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3. 能准确选择治疗部位及仪器的电极片或探头 4.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 5. 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7) 1. 能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牵引技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2. 能指导病人进行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3. 能指导病人进行平衡训练、协调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4. 能运用 Bobath、Brunnstrom、Rood、PNF改善病人运动控制功能。5. 能运用运动再学习、引导式教育改善病人整体功能。 8) 1. 观察患者常见功能障碍的性质和进行康复评定2. 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3. 能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能够评定疗效4. 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5. 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
培养规格
|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康复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良好的康复人文素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人文关怀思想。 A5)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设法帮助改善患者功能,鼓励患者充分发挥潜能,促进康复; A6)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创新精神,为解决康复治疗中的难题不断钻研,进行技术革新; A7)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康复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康复各分支的医疗资源治疗病患; B2)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B3)具有按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并具有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意识。 B7)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B12)具有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残疾学的基本知识 B13)具有与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有关的功能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 B14)具有相关的医学法规和政策或行政指引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引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3)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慣,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7)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C8)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C9)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0)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C14)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 C15)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实训室基地名称 |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包钢医院) |
|
合作企业 |
|
|
合作类型
|
|
|
用途
|
|
|
岗位能力
|
1) 1. 能够完成作业功能障碍者的作业治疗评定
2. 具备为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的能力
3. 能够应用作业治疗常用仪器设备为作业功能障碍者进行作业治疗。
4. 能够根据服务对象进行辅助技术评估,确定方案并出具辅助器具处方,选配前训练及辅助器具使用训练。
5. 具有一定的环境分析与评定、制订共同目标及解决方案的能力。 2) 6. 能够对感觉统合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评定、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治疗 7. 能够针对作业治疗科室常见各类患者进行相应的作业治疗评定及作业治疗 3) 1. 能准确收集病人资料 2. 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3. 能够正确进行人体形态、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能够正确进行认知功能、心肺功能、感觉功能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5. 能够正确进行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定及步态分析并做出结果分析 6. 能够正确进行ADL、环境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7. 能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进行专项评定的能力并做出结果分析 8. 具备让患者拥有乐观,充满信心情绪的能力 5) 1. 能够熟练操作推拿、艾灸、拔罐、刮痧板、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 掌握常见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3. 能够进行现代康复评定和传统康复辨证。 4. 能够明确诊断功能障碍类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5. 掌握各种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尤其禁忌症。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6) 1.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2. 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3. 能准确选择治疗部位及仪器的电极片或探头 4.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 5. 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7) 1. 能够对失语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对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构音功能训练 2. 能够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3. 能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温度刺激训练、摄食训练、电刺激治疗 4. 能够根据医师开的康复治疗处方进行言语功能检查评定、制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5. 协助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 6. 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言语交流及吞咽问题卫生和康复教育 8) 1. 能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牵引技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2. 能指导病人进行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3. 能指导病人进行平衡训练、协调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4. 能运用 Bobath、Brunnstrom、Rood、PNF改善病人运动控制功能。5. 能运用运动再学习、引导式教育改善病人整体功能。 9) 1. 观察患者常见功能障碍的性质和进行康复评定2. 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3. 能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能够评定疗效4. 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5. 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
培养规格
|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康复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良好的康复人文素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人文关怀思想。 A5)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设法帮助改善患者功能,鼓励患者充分发挥潜能,促进康复; A6)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创新精神,为解决康复治疗中的难题不断钻研,进行技术革新; A7)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康复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康复各分支的医疗资源治疗病患; A8)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慎独意识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7)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B14)具有相关的医学法规和政策或行政指引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引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7)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C8)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C9)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0)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1)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C14)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 C15)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实训室基地名称 |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
|
合作企业 |
|
|
合作类型
|
|
|
用途
|
|
|
岗位能力
|
1) 1. 能够完成作业功能障碍者的作业治疗评定
2. 具备为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的能力
3. 能够应用作业治疗常用仪器设备为作业功能障碍者进行作业治疗。
4. 能够根据服务对象进行辅助技术评估,确定方案并出具辅助器具处方,选配前训练及辅助器具使用训练。
5. 具有一定的环境分析与评定、制订共同目标及解决方案的能力。 2) 6. 能够对感觉统合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评定、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治疗 7. 能够针对作业治疗科室常见各类患者进行相应的作业治疗评定及作业治疗 3) 1. 能准确收集病人资料 2. 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3. 能够正确进行人体形态、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能够正确进行认知功能、心肺功能、感觉功能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5. 能够正确进行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定及步态分析并做出结果分析 6. 能够正确进行ADL、环境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7. 能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进行专项评定的能力并做出结果分析 8. 具备让患者拥有乐观,充满信心情绪的能力 5) 1. 能够熟练操作推拿、艾灸、拔罐、刮痧板、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 掌握常见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3. 能够进行现代康复评定和传统康复辨证。 4. 能够明确诊断功能障碍类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5. 掌握各种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尤其禁忌症。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6) 1.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2. 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3. 能准确选择治疗部位及仪器的电极片或探头 4.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 5. 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7) 1. 能够对失语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对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构音功能训练 2. 能够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3. 能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温度刺激训练、摄食训练、电刺激治疗 4. 能够根据医师开的康复治疗处方进行言语功能检查评定、制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5. 协助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 6. 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言语交流及吞咽问题卫生和康复教育 8) 1. 能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牵引技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2. 能指导病人进行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3. 能指导病人进行平衡训练、协调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4. 能运用 Bobath、Brunnstrom、Rood、PNF改善病人运动控制功能。5. 能运用运动再学习、引导式教育改善病人整体功能。 9) 1. 观察患者常见功能障碍的性质和进行康复评定2. 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3. 能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能够评定疗效4. 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5. 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
培养规格
|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康复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良好的康复人文素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人文关怀思想。 A5)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设法帮助改善患者功能,鼓励患者充分发挥潜能,促进康复; A6)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创新精神,为解决康复治疗中的难题不断钻研,进行技术革新; A7)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康复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康复各分支的医疗资源治疗病患; A8)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慎独意识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7)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C8)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C9)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0)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1)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C12)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C14)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 C15)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实训室基地名称 |
大连船舶康复医院 |
|
合作企业 |
|
|
合作类型
|
|
|
用途
|
|
|
岗位能力
|
1) 1. 能够完成作业功能障碍者的作业治疗评定
2. 具备为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的能力
3. 能够应用作业治疗常用仪器设备为作业功能障碍者进行作业治疗。
4. 能够根据服务对象进行辅助技术评估,确定方案并出具辅助器具处方,选配前训练及辅助器具使用训练。
5. 具有一定的环境分析与评定、制订共同目标及解决方案的能力。 2) 6. 能够对感觉统合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评定、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治疗 7. 能够针对作业治疗科室常见各类患者进行相应的作业治疗评定及作业治疗 3) 1. 能准确收集病人资料 2. 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3. 能够正确进行人体形态、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能够正确进行认知功能、心肺功能、感觉功能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5. 能够正确进行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定及步态分析并做出结果分析 6. 能够正确进行ADL、环境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7. 能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进行专项评定的能力并做出结果分析 8. 具备让患者拥有乐观,充满信心情绪的能力 5) 1. 能够熟练操作推拿、艾灸、拔罐、刮痧板、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 掌握常见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3. 能够进行现代康复评定和传统康复辨证。 4. 能够明确诊断功能障碍类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5. 掌握各种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尤其禁忌症。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6) 1.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2. 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3. 能准确选择治疗部位及仪器的电极片或探头 4.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 5. 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7) 1. 能够对失语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对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构音功能训练 2. 能够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3. 能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温度刺激训练、摄食训练、电刺激治疗 4. 能够根据医师开的康复治疗处方进行言语功能检查评定、制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5. 协助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 6. 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言语交流及吞咽问题卫生和康复教育 8) 1. 能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牵引技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2. 能指导病人进行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3. 能指导病人进行平衡训练、协调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4. 能运用 Bobath、Brunnstrom、Rood、PNF改善病人运动控制功能。5. 能运用运动再学习、引导式教育改善病人整体功能。 9) 1. 观察患者常见功能障碍的性质和进行康复评定2. 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3. 能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能够评定疗效4. 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5. 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
培养规格
|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康复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良好的康复人文素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人文关怀思想。 A5)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设法帮助改善患者功能,鼓励患者充分发挥潜能,促进康复; A6)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创新精神,为解决康复治疗中的难题不断钻研,进行技术革新; A7)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康复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康复各分支的医疗资源治疗病患; A8)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慎独意识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7)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C8)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C9)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0)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1)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C14)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 C15)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实训室基地名称 |
黑龙江哈尔滨康复医院 |
|
合作企业 |
|
|
合作类型
|
|
|
用途
|
|
|
岗位能力
|
1) 1. 能够完成作业功能障碍者的作业治疗评定
2. 具备为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的能力
3. 能够应用作业治疗常用仪器设备为作业功能障碍者进行作业治疗。
4. 能够根据服务对象进行辅助技术评估,确定方案并出具辅助器具处方,选配前训练及辅助器具使用训练。
5. 具有一定的环境分析与评定、制订共同目标及解决方案的能力。 2) 6. 能够对感觉统合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评定、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治疗 7. 能够针对作业治疗科室常见各类患者进行相应的作业治疗评定及作业治疗 3) 1. 能准确收集病人资料 2. 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3. 能够正确进行人体形态、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能够正确进行认知功能、心肺功能、感觉功能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5. 能够正确进行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定及步态分析并做出结果分析 6. 能够正确进行ADL、环境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7. 能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进行专项评定的能力并做出结果分析 8. 具备让患者拥有乐观,充满信心情绪的能力 5) 1. 能够熟练操作推拿、艾灸、拔罐、刮痧板、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 掌握常见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3. 能够进行现代康复评定和传统康复辨证。 4. 能够明确诊断功能障碍类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5. 掌握各种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尤其禁忌症。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6) 1.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2. 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3. 能准确选择治疗部位及仪器的电极片或探头 4.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 5. 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7) 1. 能够对失语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对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构音功能训练 2. 能够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3. 能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温度刺激训练、摄食训练、电刺激治疗 4. 能够根据医师开的康复治疗处方进行言语功能检查评定、制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5. 协助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 6. 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言语交流及吞咽问题卫生和康复教育 8) 1. 能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牵引技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2. 能指导病人进行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3. 能指导病人进行平衡训练、协调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4. 能运用 Bobath、Brunnstrom、Rood、PNF改善病人运动控制功能。5. 能运用运动再学习、引导式教育改善病人整体功能。 9) 1. 观察患者常见功能障碍的性质和进行康复评定2. 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3. 能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能够评定疗效4. 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5. 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
培养规格
|
A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康复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良好的康复人文素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人文关怀思想。 A5)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设法帮助改善患者功能,鼓励患者充分发挥潜能,促进康复; A6)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创新精神,为解决康复治疗中的难题不断钻研,进行技术革新; A7)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康复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康复各分支的医疗资源治疗病患; A8)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慎独意识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7)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7)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C8)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C9)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0)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1)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C12)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C14)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 C15)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实训室基地名称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
合作企业 |
|
|
合作类型
|
|
|
用途
|
|
|
岗位能力
|
1) 1. 能够完成作业功能障碍者的作业治疗评定
2. 具备为作业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的能力
3. 能够应用作业治疗常用仪器设备为作业功能障碍者进行作业治疗。
4. 能够根据服务对象进行辅助技术评估,确定方案并出具辅助器具处方,选配前训练及辅助器具使用训练。
5. 具有一定的环境分析与评定、制订共同目标及解决方案的能力。 2) 6. 能够对感觉统合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评定、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治疗 7. 能够针对作业治疗科室常见各类患者进行相应的作业治疗评定及作业治疗 3) 1. 能准确收集病人资料 2. 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3. 能够正确进行人体形态、神经反射发育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能够正确进行认知功能、心肺功能、感觉功能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5. 能够正确进行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定及步态分析并做出结果分析 6. 能够正确进行ADL、环境评定并做出结果分析 4) 7. 能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进行专项评定的能力并做出结果分析 8. 具备让患者拥有乐观,充满信心情绪的能力 5) 1. 能够熟练操作推拿、艾灸、拔罐、刮痧板、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 掌握常见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3. 能够进行现代康复评定和传统康复辨证。 4. 能够明确诊断功能障碍类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5. 掌握各种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尤其禁忌症。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6) 1. 根据康复诊断能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2. 能正确操作各类物理因子治疗仪器 3. 能准确选择治疗部位及仪器的电极片或探头 4. 能熟练调节各种参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作出正确调整 5. 能及时正确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事故 6.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7) 1. 能够对失语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对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构音功能训练 2. 能够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3. 能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温度刺激训练、摄食训练、电刺激治疗 4. 能够根据医师开的康复治疗处方进行言语功能检查评定、制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5. 协助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 6. 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言语交流及吞咽问题卫生和康复教育 8) 1. 能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牵引技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2. 能指导病人进行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3. 能指导病人进行平衡训练、协调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4. 能运用 Bobath、Brunnstrom、Rood、PNF改善病人运动控制功能。5. 能运用运动再学习、引导式教育改善病人整体功能。 9) 1. 观察患者常见功能障碍的性质和进行康复评定2. 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3. 能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能够评定疗效4. 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5. 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
培养规格
|
A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康复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良好的康复人文素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人文关怀思想。 A5)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设法帮助改善患者功能,鼓励患者充分发挥潜能,促进康复; A6)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创新精神,为解决康复治疗中的难题不断钻研,进行技术革新; A7)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康复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康复各分支的医疗资源治疗病患; A8)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慎独意识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1)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C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C5)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7)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C8)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C9)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0)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C11)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C12)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C13)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C14)能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 C15)能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行多方的沟通 |
教学资源
医学健康系现有教室20余间,1800余平。实训室24间, 2430余平。 实训资产投入资金1580万元,近五年每年投入110万元实训室建设,实训消耗物品每年总投入4万元,充分满足了学生实验教学的使用,并保障了学生实训课程的开展。 本系医学专业教师44名都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均具有康复及医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康复专业及相关医学 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本专业所选用的教材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教材,符合国家教学标准要求。
序号
|
资源名称
|
资源网址
|
1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
http://www.nvic.com.cn/
|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计划
针对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急需、紧缺的现状,在原有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与康复医院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和遴选卫生行业和健康产业的社区卫生服中心、大型养老机构等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逐步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合作企业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如新利体育网站首页官网盟人民医院等,提高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设备资源投入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学院欲建集智能化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家居康养功能为一体的康复护理院。满足专业群内联合实训教学、区域性教学和培训需求。达到专业群教学共担、资源共享,满足专业群课程教学、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需要。加大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建设实践教学资源,为本地区的实践教学与社会培训提供同步教学服务。开设康复、护理保健指导等门诊;为慢性病患者及年老者提供康复治疗与指导;为术后康复、产后康复、长期照护患者等提供健康指导、中医保健等服务。
继续学习和深造建议
专科康复治疗技术专科毕业后一方面需要学历提升,建议继续学习和深造。医学本身就是需要再学习、再教育终身学习的学科。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毕业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再教育(网络教育、成人本科)等方式提高学历。另一方面需要晋升职称,康复治疗技术职称阶梯从低到高包括:康复治疗士——康复治疗师初级——康复治疗师中级(主管康复治疗师)——副主任技师——主任康复技师。这是一个从入门到熟练到精通,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目前衡量一名康复治疗技术人员资历的主要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