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大数据与会计(0313)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大数据与会计

专业代码:530302

入学要求及生源类型

入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 同等学力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

生源类型

普通高招 其他 对口单招 春季高考 高职单招 五年一贯制(含三二连读) 退役军人 农民工

修业年限与学历

修业年限

3年

 

学历

专科

职业面向和职业能力要求

人才培养面向岗位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财经商贸大类( 53

所属专业类(代码):财务会计类(5303

 

所属行业

职业类别

岗位类别

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术服务业(74)

会计专业人员(2-06-03-00)

初级会计岗位群

【1级】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级】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级】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级】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级】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级】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

中级会计岗位群

【1级】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级】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

岗位能力分析表

 

岗位类别

岗位名称

岗位级别

岗位描述

初级会计岗位群

出纳岗

初级岗位

在社会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票据管理、数据采集、外勤、运营支持,从事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等基础会计工作。登记相关日记账;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

初级会计岗位群

会计核算岗

初级岗位

日常经济业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报表编制

初级会计岗位群

税务核算岗

初级岗位

进行税费计算及申报交纳工作

中级会计岗位群

财务管理岗

发展岗位

管理企业现金运营;现金流量分析;筹资、投资管理;财务数据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

 

典型工作任务

岗位

工作过程

能力

1. 1.在社会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票据管理、数据采集、外勤、运营支持,从事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等基础会计工作; 2.登记相关日记账; 3.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

出纳岗

1. 能熟练办理现金收支结算业务、银行转账结算业务
2. 能明辨现金和各种银行结算票据的真伪以及按照规定保管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
3. 能按照规定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和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并处理记账差错

2. 1.会计职业认知 2.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会计核算岗

1. 能够正确理解会计信息产品生产活动
2. 能够正确对应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规程、加工方法
3. 能够正确总结会计信息产品的特点
4. 明辨经济业务原始单据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准确确认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3. 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会计核算岗

1. 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2. 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
3. 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
4. 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

4. 成本计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

会计核算岗

1. 能结合各种产品、劳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灵活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成本
2. 能正确编制成本报表
3. 能根据成本报表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5. 总账报表岗位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并及时报送

会计核算岗

1. 能正确编制会计报表
2. 会选择和披露相关报表附注信息
3. 能及时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和网络系统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报送财务报告。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中小微企业、会计中介机构、财务共享中心及非营利组织,掌握最新会计准则、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国家财经法规,能够从事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技术赋能财税领域后,产生的中小微企业财务共享、大中型企业财税外包、企业智慧财税综合管理等新型财税专业岗位,以及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监督、税费核算、数据采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在毕业三到五年后,预期能够胜任会计、会计主管、税收筹划、财务共享经理等岗位。

培养规格

 

类型

编号

具体内容

标签内容

素质规格

A1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政

A2

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3

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诚信待人的精神。

A4

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A5

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A6

具备数据分析,应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新技术财务行业变革,具备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A7

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和服务素养。

A8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 ~2 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A9

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必备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A10

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与合作协调能力。

A11

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知识规格

B1

掌握必备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基础知识

B2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专业知识

B3

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B4

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现金、银行存款、票据等支付结算工资的基本知识。

专业知识

B5

掌握《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不同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原则与方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专业知识

B6

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知识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专业知识

B7

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以及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和应付账款等模块的基本操作方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方法以及ERP在实际企业的运行过程及其具体操作。

专业知识

B8

掌握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等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和分批发、品种法和分布法的核算方法。

专业知识

B9

掌握办理税务登记事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计算方法和纳税申报程序。

专业知识

B10

掌握企业项目投资决策、证券投资决策、资产管理、企业筹集和收益分配的基本方法;掌握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的基本分析方法。

专业知识

B11

掌握相关审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内容;掌握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基本程序和审计方法。

专业知识

B12

掌握经济、金融、理财、计算机日常操作和互联网运用的基础知识及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等与本专业岗位相关的基本知识。

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B13

掌握指标选择计算和数据分析,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在经营活动中提供决策建议。

专业知识

B14

熟悉分析流程、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工具及技术,能够使用工具完成分析与报告,为企业创造价值。

专业知识

能力规格

C1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能力

C2

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综合能力

C3

具有文字、表格、图像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专业能力

C4

具备出纳岗位工作能力,能够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完成资金收付结算。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C5

具备会计核算能力,能够准确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熟练进行会计凭证审核与编制、账簿登记以及报表编制。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C6

具备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力,能够合理选择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科学进行成本分析与管理。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C7

具备涉税事务处理能力,能够正确计算各种税费,并进行规范申报,能够进行基本的纳税筹划和纳税风险控制。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C8

具备一定的管理会计能力,能够进行财务、业务信息的处理、分类、分析、输出,提供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C9

具备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的基本能力,能进行中小微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制度的设计,并能合理应用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内部会计控制。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C10

具备一定的审计工作能力,能够收集整理审计证据和有关审计信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协助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C11

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中小微企业筹资、投资及营运方案的分析,能够运用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编制企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及项目预算。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C12

具备撰写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与成本分析报告的能力。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C13

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力,掌握数字技能,具备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票据管理、数据采集、会计核算、会计稽核、外勤、税务、运营支持能力。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C14

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力,具备云会计核算、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对接能力。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C15

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力,具备基于智能财税社会共享等相关工作平台,完成企业设立、变更以及注销等业务管理,以及企业资金管理、税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质证照业务管理和企业秘书等管理的能力,是中微小企业用人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典型工作任务与培养规格映射关系

 

典型工作任务

能力

培养规格

1.1.在社会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票据管理、数据采集、外勤、运营支持,从事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等基础会计工作; 2.登记相关日记账; 3.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

能熟练办理现金收支结算业务、银行转账结算业务

A3、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诚信待人的精神。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B3、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B4、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现金、银行存款、票据等支付结算工资的基本知识。
B6、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知识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4、具备出纳岗位工作能力,能够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完成资金收付结算。

1.1.在社会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票据管理、数据采集、外勤、运营支持,从事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等基础会计工作; 2.登记相关日记账; 3.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

能明辨现金和各种银行结算票据的真伪以及按照规定保管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B3、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B4、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现金、银行存款、票据等支付结算工资的基本知识。
B6、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知识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4、具备出纳岗位工作能力,能够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完成资金收付结算。

1.1.在社会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票据管理、数据采集、外勤、运营支持,从事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等基础会计工作; 2.登记相关日记账; 3.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

能按照规定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和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并处理记账差错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B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B3、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B4、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现金、银行存款、票据等支付结算工资的基本知识。
B6、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知识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3、具有文字、表格、图像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C4、具备出纳岗位工作能力,能够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完成资金收付结算。

2.1.会计职业认知 2.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能够正确理解会计信息产品生产活动

A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6、具备数据分析,应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新技术财务行业变革,具备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C6、具备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力,能够合理选择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科学进行成本分析与管理。

2.1.会计职业认知 2.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能够正确对应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规程、加工方法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A6、具备数据分析,应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新技术财务行业变革,具备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会计职业认知 2.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能够正确总结会计信息产品的特点

A3、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诚信待人的精神。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B13、掌握指标选择计算和数据分析,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在经营活动中提供决策建议。
B3、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具备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力,能够合理选择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科学进行成本分析与管理。

2.1.会计职业认知 2.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明辨经济业务原始单据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准确确认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A10、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与合作协调能力。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B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B4、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现金、银行存款、票据等支付结算工资的基本知识。
B6、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知识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13、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力,掌握数字技能,具备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票据管理、数据采集、会计核算、会计稽核、外勤、税务、运营支持能力。
C3、具有文字、表格、图像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A6、具备数据分析,应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新技术财务行业变革,具备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B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B4、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现金、银行存款、票据等支付结算工资的基本知识。
B6、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知识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13、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力,掌握数字技能,具备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票据管理、数据采集、会计核算、会计稽核、外勤、税务、运营支持能力。
C3、具有文字、表格、图像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C8、具备一定的管理会计能力,能够进行财务、业务信息的处理、分类、分析、输出,提供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3、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诚信待人的精神。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B3、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B4、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现金、银行存款、票据等支付结算工资的基本知识。
B6、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知识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3、具有文字、表格、图像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3、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诚信待人的精神。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B12、掌握经济、金融、理财、计算机日常操作和互联网运用的基础知识及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等与本专业岗位相关的基本知识。
B13、掌握指标选择计算和数据分析,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在经营活动中提供决策建议。
B3、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B4、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现金、银行存款、票据等支付结算工资的基本知识。
B6、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知识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14、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力,具备云会计核算、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对接能力。
C15、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力,具备基于智能财税社会共享等相关工作平台,完成企业设立、变更以及注销等业务管理,以及企业资金管理、税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质证照业务管理和企业秘书等管理的能力,是中微小企业用人
C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C3、具有文字、表格、图像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

A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A9、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必备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B12、掌握经济、金融、理财、计算机日常操作和互联网运用的基础知识及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等与本专业岗位相关的基本知识。
B14、熟悉分析流程、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工具及技术,能够使用工具完成分析与报告,为企业创造价值。
B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B6、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知识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7、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以及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和应付账款等模块的基本操作方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方法以及ERP在实际企业的运行过程及其具体操作。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15、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力,具备基于智能财税社会共享等相关工作平台,完成企业设立、变更以及注销等业务管理,以及企业资金管理、税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质证照业务管理和企业秘书等管理的能力,是中微小企业用人
C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成本计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

能结合各种产品、劳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灵活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成本

A3、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诚信待人的精神。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A6、具备数据分析,应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新技术财务行业变革,具备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A9、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必备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B12、掌握经济、金融、理财、计算机日常操作和互联网运用的基础知识及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等与本专业岗位相关的基本知识。
B3、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B6、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知识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7、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以及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和应付账款等模块的基本操作方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方法以及ERP在实际企业的运行过程及其具体操作。
B8、掌握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等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和分批发、品种法和分布法的核算方法。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14、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力,具备云会计核算、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对接能力。
C6、具备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力,能够合理选择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科学进行成本分析与管理。

4.成本计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

能正确编制成本报表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A5、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B10、掌握企业项目投资决策、证券投资决策、资产管理、企业筹集和收益分配的基本方法;掌握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的基本分析方法。
B8、掌握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等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和分批发、品种法和分布法的核算方法。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11、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中小微企业筹资、投资及营运方案的分析,能够运用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编制企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及项目预算。
C9、具备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的基本能力,能进行中小微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制度的设计,并能合理应用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内部会计控制。

4.成本计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

能根据成本报表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A10、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与合作协调能力。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B10、掌握企业项目投资决策、证券投资决策、资产管理、企业筹集和收益分配的基本方法;掌握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的基本分析方法。
B13、掌握指标选择计算和数据分析,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在经营活动中提供决策建议。
B8、掌握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等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和分批发、品种法和分布法的核算方法。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11、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中小微企业筹资、投资及营运方案的分析,能够运用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编制企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及项目预算。
C9、具备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的基本能力,能进行中小微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制度的设计,并能合理应用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内部会计控制。

5.总账报表岗位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并及时报送

能正确编制会计报表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A6、具备数据分析,应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新技术财务行业变革,具备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B10、掌握企业项目投资决策、证券投资决策、资产管理、企业筹集和收益分配的基本方法;掌握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的基本分析方法。
B3、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B5、掌握《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不同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原则与方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C12、具备撰写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与成本分析报告的能力。
C14、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力,具备云会计核算、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对接能力。
C9、具备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的基本能力,能进行中小微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制度的设计,并能合理应用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内部会计控制。

5.总账报表岗位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并及时报送

会选择和披露相关报表附注信息

A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A4、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B13、掌握指标选择计算和数据分析,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在经营活动中提供决策建议。
B5、掌握《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不同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原则与方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B6、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知识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C3、具有文字、表格、图像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总账报表岗位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并及时报送

能及时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和网络系统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报送财务报告。

A6、具备数据分析,应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新技术财务行业变革,具备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A7、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和服务素养。
B1、掌握必备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B14、熟悉分析流程、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工具及技术,能够使用工具完成分析与报告,为企业创造价值。
B3、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C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12、具备撰写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与成本分析报告的能力。

毕业要求

日常行为规范和操行

一、校园内

  1. 学生平时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有礼,严禁染发、烫发。师生见面,应主动打招呼行礼,如“老师好”、“您好”。同学之间,每日初次见面,也要以礼相待,相互问好。
  2. 行走时,要注意姿势,遵守规则、同老师相遇,应让老师先行。遇到年老体弱的教师在做较重的体力劳动时,应主动帮忙。
  3. 进办公室应先敲门或打招呼,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内。进办公室不要随便翻阅办公桌上的东西。如果需要翻阅书刊,应先征得教师或办公室工员的同意。
  4. 要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折花,不践踏草坪,自觉维护校园绿化、美化、香化、净化。
  5. 过好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得介绍、购买、出借、传阅内容反动和淫秽的书刊、图片、音像制品等。遵守园网络的有关规定,文明上网。
  6. 保持校内环境的安静,不在宿舍区和教学、科研、办公区内进行影响师生工作、学习和休息的体育、文娱活动,午休、晚自习和上课时间不在教室或宿舍举办舞会。
  7. 要珍惜学校的荣誉,不做有损学校荣誉的事,毕业离校时,要为母校留下珍贵的纪念。在校学生要爱护校友比前留下的纪念标志。
  8. 在上课铃响之前,学生进教室,做好准备,静候老师前来上课。若迟到,应在教室外向老师行礼报告,得到任课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教师宣布上课,同学全部起立,行注目礼。上课要专心听讲,不做与课本无关的事,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有疑问,不要随便打断老师的讲课,可先将疑点记录下来,待老师讲授告一段落后,再举手提问,亦可在课后或辅导课时向老师请教。
  9. 上课时应保持仪容整洁,衣着大方,夏天不得穿背心、三角裤头、拖鞋进入教室。
  10. 对课堂教具、设备、墙壁、门窗等须备加爱护,不要随便移动,不得污染或损害。在教室里要爱护照明设备、约用电,离开教室时应随手关灯。
  11. 教室内外要保持清洁,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杂物。
  12. 上、下课时,走动、移动桌椅动作要轻,避免发生嘈杂声,影响其他班级学习。

二、图书馆

  1. 图书馆开放时要有秩序地进馆,夏天不准穿背心、三角裤头、拖鞋等进说览室,如果穿硬底钉有铁掌的皮鞋入室时,要尽量放轻脚步,以免影响他人。
  2. 借阅图书时不要乱翻乱扔,保持原有摆放顺序。
  3. 不要替他们代占座位,也不要强占暂时离开的读者的座位。对于阅览室里的书刊,阅后应及时插入原处,不得一人同时占用几本杂志,以妨碍其他同学借阅。
  4. 不在图书杂志上乱写乱画,更不得拆撕书刊。

三、会场上

  1. 准时参加会议,不迟到、不无故缺席。
  2. 自觉维护会场秩序,服从会议统一指挥,遵守会场纪律,尊重讲话人、报告人的劳动,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3. 爱护公共设施,保持会场清洁卫生,不吃果壳食物,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
  4. 因故迟到或中途出场时动作要轻不弄响坐椅,以免影响他人。
  5. 散会时,有秩序地离开抢先、拥挤,避免造成混乱和意外争故。

四、运动场

  1. 参观比赛要遵守有关运动规则。
  2. 做文明观众,观看球赛或其它比赛时,要尊重裁判和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并维护运动场的秩序,要为双方的精彩表演鼓掌,不要鼓倒掌、喝倒彩。

五、食堂

  1. 就餐者要遵守食堂就餐时间,要自觉排队,不得插队和拥挤。
  2. 就餐时不要将脚跷在凳子上,在桌凳上乱写乱划,要讲究卫生,保持食堂清洁。要爱惜粮食,倒入泔水缸,不得随便乱倒。不要将饭菜端回宿舍用餐。
  3. 尊重老师,不在教工窗口排队,不到教工餐厅用餐。
  4. 学生要尊重工人的劳动,平时见到工人要热情地招呼,要配合和帮助工人师傅搞好食堂工作。

六、宿舍

  1. 自觉遵守宿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主动配合有关人员的检查。遇到停水停电等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安静和冷静,通过学生干部或管理、值班人员及时解决问题,严禁起哄滋事,严防发生意外。
  2. 宿舍内要加强团结,互相关心相爱护,互相帮助,相邻宿舍的同学互相尊重、友好交往。
  3. 遵守作息制度,按时起身,按时就寝,晚间迟归宿舍要主动进行登记。在自习或别人休息时,动作要轻,打电话时要节约时间、控制音量。不得在宿舍区喧哗、打闹,不得放大录音机、收音机的音量,严禁偷听敌台,严禁看“黄”。
  4. 宿舍里要注意语言美,不讲脏话、粗野的话,严禁将易燃、易爆的物品带回宿舍,宿舍内严禁烧酒精炉、煤油炉、点蜡烛,严禁使用电炉、电烙铁等电热设备,严禁私接电源,不准自行留客住宿。不得抽烟、酗酒。
  5.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防火防盗。休息或外出时要关锁好门窗,玻璃坏了要及时报修。发现可员要立即询问、报告,确保自身安全。
  6. 注意公共卫生和宿舍卫生,起身后要及时叠好被子,注意床上整洁,床下鞋子要放整齐。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小便,乱抛果皮纸屑,更不得将剩饭菜、瓜果皮壳倒在水池里、室内外、走廊里,垃圾一律倒入垃圾篓。宿舍卫生值周工作要正常。

七、待人接物

  1. 遇见他人写信,或阅读信件,不要偷看或强行拆阅,不要随便打听来信的对象和内容,不要私拆他人信件。
  2. 代传他人的书信要原封不动地转交,不要因集邮等原因而损毁他人的邮件。
  3. 有客人敲门或打招呼问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见人应放下手中的工作,起身热情迎接。待客应让座、敬茶。

男女生之间要文明交往、举止得体。与他人交谈时应避免不礼貌的口头语,应注意谈吐文明,措词雅洁,行为雅

观。

4.尊重外地人,遇有问路人,认真指引。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维护国家荣誉和学校形象,遇

见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


学分

学生须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并达到合格标准,毕业要求至少须修满总学分150学分。总学分由必修课程学分、选修课程学分二部分组成,其中必修课程136学分,选修课程14学分,共计150学分。

1.必修课程学分:公共基础必修课48分,专业(技能)必修课88分,合计136学分;

2.选修课程学分:公共选修课6学分,专业(技能)选修课8学分,合计14学分;

(其中:劳动素养教育分/学分获取办法:1学分(每类可认定素质教育分最高5分,20个素质教育分可认定综合素质教育课程1学分,最高认定1学分)

综合素质教育分要求:学生必须获得100个素质教育分(其中至少20个思想素质分,至少20个文化素质分,至少20个身心素质分,至少20个审美和人文素养分,至少20个劳动素质分,共折合5学分。

职业资格证书

贯彻落实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鼓励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有序考取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等。


 

序号

证书名称

证书等级

颁证机构

学分

1

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

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5.0

2

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

北京首冠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5.0

3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1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

4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2

教育部考试中心

3.0

5

自治区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1

教育部

2.0

6

全国英语四级证书

4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

3.0

7

全国英语六级证书

6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

4.0

8

普通话合格证书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

9

驾驶证

公安部门车辆管理所

2.0

10

经济类专业相关资格证书

1

各类评价鉴定机构

5.0

毕业要求及指标点

 

编号

毕业要求

培养规格

1

素质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知识目标:熟悉会计准则和单位会计制度、精核算、通税法、擅理财、长分析

3

能力目标: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基层财务、会计、出纳、助理审计、财务数据分析师等相关岗位,熟悉典型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巧,具备较强的财务数据分析能力。适应会计、审计、税务、财务数据分析等相关岗位工作要求。

 

编号

毕业要求

指标点编号

指标点内容

培养规格

1

素质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1

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必备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1.2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1.3

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1.4

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诚信待人的精神。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2

知识目标:熟悉会计准则和单位会计制度、精核算、通税法、擅理财、长分析

2.1

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2.2

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现金、银行存款、票据等支付结算工资的基本知识。

2.3

掌握《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掌握不同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原则与方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2.4

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以及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和应付账款等模块的基本操作方法

2.5

掌握办理税务登记事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计算方法和纳税申报程序。

3

能力目标: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基层财务、会计、出纳、助理审计、财务数据分析师等相关岗位,熟悉典型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巧,具备较强的财务数据分析能力。适应会计、审计、税务、财务数据分析等相关岗位工作要求。

3.1

具备出纳岗位工作能力,能够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完成资金收付结算。

3.2

具备会计核算能力,能够准确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熟练进行会计凭证审核与编制、账簿登记以及报表编制。

3.3

具备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力,能够合理选择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科学进行成本分析与管理。

3.4

具备涉税事务处理能力,能够正确计算各种税费,并进行规范申报,能够进行基本的纳税筹划和纳税风险控制。

3.5

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中小微企业筹资、投资及营运方案的分析,能够运用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编制企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及项目预算。

课程体系及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体系框架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跟踪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完善“产教融合,课证融通(1+X)”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会计相关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以真实的职业环境和业务为载体,按出纳、会计核算等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开展项目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整体上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模拟实训、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

1.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本能力

课程

主要学习内容

能够正确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能熟练登记账薄与对账

、会计及相关资料整理

《基础会计》

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的登记,会记帐务处理程序的运用。

会计岗位的设置、会计档案的保管、会计资料的填写;熟悉公司登记业务、公司登记条件熟悉各项税种征收范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税率、纳税优惠、纳税环节等。

《经济法》

会计法、支付结算、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收征收管理。


能按照规定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熟悉银行业务;

《出纳实务》

现金收支、银行转账、日记账登记、现金保管、银行存款核对以及银行账户管理等业务;微店、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对账;职员线上购买差价计算、填单;移动支付方式的提现、充值等业务。

能够应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解决后续专业课程遇到的相关问题,并能收集、整理、分析一些常见的经济生活领域的一般问题,培养统计思维能力;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获得会计类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统计学基础》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计算、分析;


熟知国家在不同经济时期所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人力政策、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

能够帮助企业根据国家方针政策调整自身经营策略,并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经济学》

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成本与收益理论;


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财政政策、方针、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能正确把握商业银行与企业、单位的关系;初步具备运用所学金融基础知识,进行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等业务操作的能力;能运用金融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具有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影响的能力。

《财政与金融》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政策;

财政管理体制与政策;金融机构体系与金融业务;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

预算编制;成本计算及控制

《管理会计》

职业道德、管理会计的主要工具、年度预算的制定、投资预算、费用预算、人员成本预算、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

2.专业核心课

专业专项能力

课程

主要学习内容

能够正确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能熟练登记账薄与对账;会编制各种会计报表;

会会计及相关资料整理

《初级会计实务》


企业中会计各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管理会计基础、政府会计基础

能准确进行各类产品成本计算;能进行相关成本费用报表的编报及分折;能进行成本控制预算、成本分析

《成本会计》

成本费用的分配;成本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报表分析

能准确进行各项税费的计算

及账务处理能办理纳税申

报、税务登记及发票事宜;

《纳税实务》

涉税业务会计处理;纳税申报

会电算化业务处理,能熟练操作相关财务软件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总账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财务报表系统、供应链系统。

会计算货币时间价值;筹资方案的选择;投资方案的选择;财务分析(量、本、利分析);利用财务报表进行财务指标分析(杜邦分析)

《财务管理》

货币时间价值;筹资管理;财务分析;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财务指标计算分析。

熟练运用智能财税财务软件各模块各项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

大数据财务分析;智能财税

熟悉企业帐务处理流程,掌握原始凭证的辨别与填制。

熟知帐目设置、能处理一般业务。熟悉各种财务软件、熟练掌握财务软件各模块的应用。

《会计综合实训》

账簿及科目设置;原始凭证的分类及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软件应用

3.专业综合课

专业综合能力

课程

主要学习内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

《毕业设计 》

课题选择;项目分析;指导设计;组织答辩。

了解企业财务流程,能熟练掌握会计手工与会计电算化业务及财务管理的处理,提高就业竞争力。

《岗位实习》

通过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能够尽快熟悉企业的经营环境,适应财务管理工作岗位,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专业拓展选修课

专业拓展能力

课程

主要学习内容

熟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流程,掌握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平行记账方法、掌握预算、决算报表的编制

《政府会计》

财政集中支付、平行记账;八大会计要素主要业务处理;财务报表、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

掌握国际贸易营运环节的操作、具备对外贸易交易磋商、签订合同的能力,对贸易往来过程中的贸易纠纷的处理能力,初步学会利用外贸方法解决进出口业务中的实际问题。

《国际贸易概论》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服务务

对管理活动现象与本质的观察力与分析力。 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管理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和权变思维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变革与创新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

管理认知;预测与决策;计划与组织;领导与激励;沟通与控制;管理与创新;

能够对企业开展网络零售和网络营销项目进行初步规划设计

《电子商务概论 》

电子商务网络基础;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电子商务与物流;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网上销售与销售计划

熟悉各行业经营特点;掌握常规业务处理

《多种经营会计》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建造合同、旅游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旅店业会计等。

掌握财会专业所必需的会计数字书写、点钞、小键盘数字录入、珠算。

   《会计基本技能》

会计数字与文字的书写、珠算、点钞和验钞计算器和小键盘录入。

掌握财经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范文掌握写作模式 和要点提高写作能力,省时省力的写出商务文件

《财经应用文》

财经通用公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和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产品说明书及商业广告、合同、招标投标文书等。

能运用计算机处理有关会计和审计业务,尤其是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

《审计学》

审计概论、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职业道德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抽样、 业务循环审计与审计报告等。

掌握Excel在财务工作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解决会计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Excel财务应用》

Excel应用基础、利用Excel处理张表数据、Excel在货币时间价值分析中的应用、Excel在筹资管理中的应用、Excel流动资产管理中应用、Excel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Excel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应用

 

序号

课程类别

性质

代码

名称

是否核心课程

1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03

形势与政策

2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04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3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05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4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06

体育I

5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07

体育II

6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08

体育选项I

7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09

体育选项II

8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11

大学英语/日语I

9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12

大学英语/日语II

10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1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14

军事理论

12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17

劳动教育

13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19

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

14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5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1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16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2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17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3

思想道德与法治

18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9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5

信息技术I

20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6

信息技术II

21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7

安全教育

22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8

军事训练(入学教育)

23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4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900001330

大学语文

25

公共基础课

任选

1900001331

公选(艺术)

26

公共基础课

任选

1900001332

公选(素养)

27

公共基础课

任选

1900001333

公选(四史)

28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03131303

出纳实务

29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03131304

基础会计

30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03131305

财政与金融

31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03131306

经济学基础

32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03131307

管理会计

33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03131308

统计学基础

34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03131324

经济法

35

专业基础课

必修

2103131325

PRA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36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03131310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37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03131311

成本会计

38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03131312

财务管理

39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03131313

纳税实务

40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03131320

大数据财务分析

41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03131326

初级会计实务

42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03131327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

43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103131328

会计综合实训

44

专业拓展课

任选

2103132301

国际贸易实务

45

专业拓展课

任选

2103132302

多种经营会计

46

专业拓展课

任选

2103132303

管理学基础

47

专业拓展课

任选

2103132304

财经应用文

48

专业拓展课

任选

2103132305

经济数学I

49

专业拓展课

任选

2103132306

会计基本技能

50

专业拓展课

任选

2103132307

审计学

51

专业拓展课

任选

2103132308

政府会计

52

专业拓展课

任选

2103132309

Excel财务应用

53

专业拓展课

任选

2103132310

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

54

专业拓展课

任选

2103132311

数据库

55

专业拓展课

任选

2103132312

经济数学II

56

专业综合课

必修

2103131322

岗位实习

57

专业综合课

必修

2103131323

毕业设计

专业课程与典型工作任务的映射关系

 

典型工作任务

能力

专业核心课

1.1.在社会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票据管理、数据采集、外勤、运营支持,从事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等基础会计工作; 2.登记相关日记账; 3.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

能熟练办理现金收支结算业务、银行转账结算业务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能明辨现金和各种银行结算票据的真伪以及按照规定保管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2103131310】
纳税实务【2103131313】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2103131327】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能按照规定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和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并处理记账差错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2103131327】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2.1.会计职业认知 2.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能够正确理解会计信息产品生产活动

成本会计【2103131311】
大数据财务分析【2103131320】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能够正确对应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规程、加工方法

成本会计【2103131311】
大数据财务分析【2103131320】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能够正确总结会计信息产品的特点

成本会计【2103131311】

明辨经济业务原始单据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准确确认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2103131310】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2103131327】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2103131310】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2103131327】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2103131310】
纳税实务【2103131313】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

大数据财务分析【2103131320】
纳税实务【2103131313】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2103131327】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2103131310】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2103131327】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4.成本计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

能结合各种产品、劳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灵活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成本

成本会计【2103131311】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2103131327】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能正确编制成本报表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能根据成本报表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财务管理【2103131312】
大数据财务分析【2103131320】

5.总账报表岗位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并及时报送

能正确编制会计报表

财务管理【2103131312】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2103131327】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会选择和披露相关报表附注信息

大数据财务分析【2103131320】

能及时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和网络系统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报送财务报告。

财务管理【2103131312】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2103131327】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专业课程、毕业要求、指标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专业核心课

1.素质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1.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必备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1.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1.3.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1.4.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诚信待人的精神。具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具有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2.知识目标:熟悉会计准则和单位会计制度、精核算、通税法、擅理财、长分析

2.1.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大数据财务分析【2103131320】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2.2.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现金、银行存款、票据等支付结算工资的基本知识。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2.3.掌握《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掌握不同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原则与方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2103131327】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2.4.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以及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和应付账款等模块的基本操作方法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2103131310】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2103131327】

2.5.掌握办理税务登记事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计算方法和纳税申报程序。

纳税实务【2103131313】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2103131327】
会计综合实训【2103131328】

3.能力目标: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基层财务、会计、出纳、助理审计、财务数据分析师等相关岗位,熟悉典型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巧,具备较强的财务数据分析能力。适应会计、审计、税务、财务数据分析等相关岗位工作要求。

3.1.具备出纳岗位工作能力,能够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完成资金收付结算。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3.2.具备会计核算能力,能够准确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熟练进行会计凭证审核与编制、账簿登记以及报表编制。

大数据财务分析【2103131320】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3.3.具备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力,能够合理选择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科学进行成本分析与管理。

成本会计【2103131311】
初级会计实务【2103131326】

3.4.具备涉税事务处理能力,能够正确计算各种税费,并进行规范申报,能够进行基本的纳税筹划和纳税风险控制。

纳税实务【2103131313】

3.5.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中小微企业筹资、投资及营运方案的分析,能够运用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编制企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及项目预算。

财务管理【2103131312】
大数据财务分析【2103131320】
大数据财务分析【2103131320】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课程类型

学分

学时分配

学期周学时

考核方式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1 2 1 2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03

形势与政策

必修

理论课

1

32

32

0

2

2

2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04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必修

理论+实践

1

18

9

9

1-9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05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必修

理论课

1

18

18

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06

体育I

必修

实践课

2

32

2

3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07

体育II

必修

实践课

2

36

0

36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08

体育选项I

必修

实践课

2

36

0

36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09

体育选项II

必修

实践课

2

36

0

36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11

大学英语/日语I

必修

理论课

2

32

32

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12

大学英语/日语II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试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

理论+实践

2

32

16

16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14

军事理论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17

劳动教育

必修

理论课

1

16

16

0

1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19

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

必修

实践课

5

0

0

0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必修

理论+实践

1

16

16

0

2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1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2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试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3

思想道德与法治

必修

理论+实践

3

54

46

8

3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理论+实践

2

36

36

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5

信息技术I

必修

理论+实践

2

32

16

16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6

信息技术II

必修

理论+实践

2

40

20

2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7

安全教育

必修

理论+实践

1

18

18

0

1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8

军事训练(入学教育)

必修

实践课

3

168

0

168

3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必修

理论+实践

3

54

46

8

3

考试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30

大学语文

必修

理论课

2

36

36

0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31

公选(艺术)

任选

理论课

2

36

18

18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32

公选(素养)

任选

理论课

2

36

18

18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1900001333

公选(四史)

任选

理论课

2

36

18

18

2

考查

公共基础课

小计

共27门

54

994

557

437

专业基础课

2103131303

出纳实务

必修

理论+实践

2

36

8

28

2

考查

专业基础课

2103131304

基础会计

必修

理论+实践

6

96

48

48

6

考试

专业基础课

2103131305

财政与金融

必修

理论+实践

3

56

44

12

3

考查

专业基础课

2103131306

经济学基础

必修

理论+实践

3

48

36

12

3

考试

专业基础课

2103131307

管理会计

必修

理论+实践

4

72

36

36

4

考试

专业基础课

2103131308

统计学基础

必修

理论+实践

3

54

42

12

3

考查

专业基础课

2103131324

经济法

必修

理论+实践

4

144

72

72

4

4

考试

专业基础课

2103131325

PRA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必修

理论+实践

3

54

12

42

3

考试

专业基础课

小计

共8门

28

560

298

262

专业核心课

2103131310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必修

理论+实践

3

54

8

46

0

0

3

0

0

0

考查

专业核心课

2103131311

成本会计

必修

理论+实践

3

54

42

12

0

0

0

4

0

0

考试

专业核心课

2103131312

财务管理

必修

理论+实践

4

72

60

12

0

0

4

0

0

0

考试

专业核心课

2103131313

纳税实务

必修

理论+实践

3

54

18

36

0

0

0

3

0

0

考试

专业核心课

2103131320

大数据财务分析

必修

理论+实践

4

72

36

36

4

考试

专业核心课

2103131326

初级会计实务

必修

理论+实践

4

144

72

72

4

4

考试

专业核心课

2103131327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

必修

实践课

3

60

0

60

3

考查

专业核心课

2103131328

会计综合实训

必修

实践课

3

60

0

60

3

考查

专业核心课

小计

共8门

27

570

236

334

专业拓展课

2103132301

国际贸易实务

任选

理论+实践

4

72

54

18

4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03132302

多种经营会计

任选

理论+实践

4

72

60

12

4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03132303

管理学基础

任选

理论+实践

4

64

48

16

4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03132304

财经应用文

任选

理论+实践

2

36

18

18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03132305

经济数学I

任选

理论课

2

32

32

0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03132306

会计基本技能

任选

实践课

2

36

12

24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03132307

审计学

任选

理论+实践

4

72

36

36

4

考试

专业拓展课

2103132308

政府会计

任选

理论+实践

4

72

60

12

4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03132309

Excel财务应用

任选

理论+实践

2

36

18

18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03132310

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

任选

理论+实践

4

72

54

18

4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03132311

数据库

任选

理论+实践

4

72

36

36

4

考查

专业拓展课

2103132312

经济数学II

任选

理论课

2

32

32

0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

小计

共12门

16

288

144

144

专业综合课

2103131322

岗位实习

必修

实践课

26

494

0

494

26

考查

专业综合课

2103131323

毕业设计

必修

实践课

4

80

0

80

40

考查

专业综合课

小计

共2门

30

574

0

574

全部课程

总计

共57门

155

2,986

1,235

1,751

学分统计

 

课程类别

课程数量

学时小计

学分小计

学分分配

必修

限选

任选

公共基础课

27

994

54

48

0

6

专业基础课

8

560

28

28

0

0

专业核心课

8

570

27

27

0

0

专业拓展课

12

288

16

0

0

16

专业综合课

2

574

30

30

0

0

总计

57

2,986

155

133

0

22

学时统计

 

课程类别

课程数量

学分小计

学时小计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理论占比 (%)

实践占比 (%)

必修

限选

任选

公共基础课

27

54

994

557

437

56.04

43.96

886

0

108

专业基础课

8

28

560

298

262

53.21

46.79

560

0

0

专业核心课

8

27

570

236

334

41.4

58.6

570

0

0

专业拓展课

12

16

288

144

144

50

50

0

0

288

专业综合课

2

30

574

0

574

0

100

574

0

0

总计

57

155

2,986

1,235

1,751

41.36

58.64

2,590

0

396

毕业设计安排

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和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1.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旨在通过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创新能力。通过毕业设计,既有利于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又能使生产现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产品、新方法等有效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毕业设计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产教融合的有效手段。

2.毕业设计安排

毕业设计作为必修课程进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4学分,教学时长4周左右,一般安排在毕业学年实施,主要环节包括下达任务、指导选题、组织实施、答辩与成绩评定等,原则上集中安排,教学时长根据专业的特点合理确定。任务书应明确设计任务及要求、进程安排、成果表现形式等。

3.毕业设计选题

(1)专业相关性

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性和典型性,能体现学生进行需求分析、信息检索、方案设计、资源利用、作品(产品)制作、成本核算等能力和安全环保、创新协作等意识的培养要求。

(2)实际应用性

选题应尽可能贴近生产、生活实际,来源于真实的金融行业工作中,体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金融服务等领域中业务运营、市场开发及投资理财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指导教师配备

学校要配备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一年以上相关专业企业实践经验,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第一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应配备有经验的教师协同指导。

学校可引进企业专家兼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逐步推行毕业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鼓励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将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任务。

5.毕业设计组织

教师根据学校毕业设计工作方案要求指导学生选题、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并全程指导学生实施。学生应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按照下达的任务开展毕业设计,形成体现个人工作任务的毕业设计成果。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学校统一组织答辩,毕业设计进度安排见表1。

表1  毕业设计进度表

序 号

设计任务

时 间

1

学习毕业设计任务书,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1周

2

收集整理数据,完成初稿

1周

3

中期检查,完成定稿

1周

4

正式交稿,成绩评定,归档

1周


6.毕业设计成果

每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须包括任务书、设计方案、作品(产品)。任务书应明确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方法、时间安排和成果表现形式等;设计方案应明确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工具设备要求、技术规范等;作品(产品)可以表现为物化产品、软件、文化艺术作品、策划方案、专题论文、创业计划书,技术改进等。成果要求如下:

(1)毕业设计内容与本专业的知识、技能、技术相关;

(2)有效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技能、技术解决单位的某一实际问题;

(3)毕业设计的内容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逻辑架构;

(4)毕业设计的外在形式与内容结构符合规范化要求;

(5)毕业设计作品不少于4500字;

(6)毕业设计查重率不超过30%。

7.毕业设计考核

毕业设计考核应涵盖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成果和答辩表现等。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完整地执行毕业设计实施计划,成果评价主要考核其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答辩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设计任务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评价表见表2。

序号

评价指标

指标内涵

分值(%)

1

科学性

(30分)

毕业设计科学、可行,步骤合理,方法运用得当

5

技术标准等运用正确,技术原理与理论依据选择合理,相关数据详实、充分、计算准确

15

应用了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等

10

2

规范性

(20分)

文档结构完整、要素齐全、排版规范、图文并茂

10

内容的表述符合房地产类行业标准或专业语言的规范化要求

7

成果引用的参考资料、参考方案等来源标识规范、准确

3

3

完整性

(30分)

成果与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紧密相关

10

成果能清晰呈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架构

15

成果的外在形式与内容结构完整

5

4

实用性

(20分)

成果对象与实习单位的某项实际工作密切相关

5

成果内容与本专业的知识、技能、技术相关

10

能解决企业生产、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有一定实用价值

5


岗位实习安排

学生通过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位实习,了解企业整体运作、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熟悉相关的规章制度;较全面地熟悉和掌握主要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掌握基本的核心专业技能,初步具备岗位独立工作能力;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增强和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学生的岗位实习共26学分,时间不少于6个月,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进行。从岗位实习单位的选择、岗位实习岗位的确定、岗位实习指导教师的要求、岗位实习内容、岗位实习过程的组织管理、岗位实习成果、岗位实习的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与组织。岗位实习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设计并组织落实,通过网络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强岗位实习监督和管理,以保证学生岗位实习的质量。

1.岗位实习单位的选择

岗位实习单位既可以由学院联系也可以学生自主选择,但所选择的实习单位应符合我国企业法定分类的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和涉外经济(包括外商投资、中外合资及港、澳、台投资经济)中各类与金融业务有关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合法经营、管理规范,能够提供专业对口或相近顶岗实习岗位的企事业单位。在此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经营管理理念先进、资质等级高、业务面广、规模较大、经营水平较高的企事业单位。

所选择的岗位实习单位原则上应具备以下设施条件:

(1)实习企业(单位)能为实习学生提供岗位实习必需的资料、设施设备、业务操作规范培训,并派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指导岗位实习;能对实习学生进行规章制度教育、日常考勤管理和业务管理;能对实习学生进行岗前安保知识培训,提供必要的实习安全保护措施、劳动防护用品、保险等,负有实习安全保护的责任;能提供学生岗位实习期间所需的基本生活保障等优良的实习环境,应向岗位实习学生按工作量或工作时间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不得截留应给予学生的各种津贴、补助。

(2)实习企业(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岗位实习;应遵守国家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并不得安排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实习、安排学生加班和夜班,不安排超越实习学生年龄、体力和专业知识以及承受能力的工作。

2.岗位实习的确定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群分为出纳岗、会计核算岗、税务核算岗、财务管理岗四大类。

3.岗位实习的指导教师

学校和实习企业(单位)应建立实习指导制度,应当分别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专门人员共同组建实习指导团队,全程指导、共同管理学生实习。具体选拔标准如下:

(1)企业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应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相应的职业(岗位)证书,具备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一般由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2)学校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应有“双师”资格,具有一定的相关岗位实践工作经验,熟悉学校岗位实习的规定和要求。

4.岗位实习过程的组织管理

学校和实习企业(单位)应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通过工学云平台促进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化,确保学生岗位实习的正常秩序。

实习学生应按要求签订岗位实习协议书、实习安全承诺书, 按规定办理岗位实习所有相关手续。在实习期间,确有更换实习企业(单位)的同学,应按照系部及实习企业(单位)的要求,办理好相关手续。实习学生按要求认真撰写实习周记,记录每个工作周的实习过程和实习心得,为撰写实习报告积累素材,并定期交给学校指导教师检查、留存。

企业指导教师负责记录实习期间学生岗位变动情况,审阅学生实习记录及实习成果并签字确认;撰写岗位实习指导日(周)志,记录实习指导过程和指导心得。

学校指导教师定期联系实习学生,针对顶岗实习中的各项问题进行指导,并填写注明时间和指导内容的岗位实习教师指导记载表。

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实行每月一次沟通交流制度。岗位实习指导日(周)志和岗位实习教师指导记载表是实习企业和学校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业绩评价和报酬发放的重要依据。

5.岗位实习成果

实习学生应在顶岗实习结束时提交顶岗实习企业(单位)证明材料,必须提交以下成果中的任一项:

(1)岗位实习总结报告一篇(3000字左右)。

(2)实习期间形成的调研报告、分析报告、工作方案或岗位实习日志。

(3)实习期间完成的实物作品图文说明材料或音视频说明材料。

实习报告应包括实习期间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岗位工作内容、要求和工作流程,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知识运用和技能掌握情况、心得体会、意见与建议等内容。

实习鉴定需经企业指导教师签字评定并由实习单位盖章。

6.岗位实习的考核

实行学校和实习企业(单位)共同考核制度。着重考核学生在岗位实习期间职业素养与岗位胜任能力,可围绕工作态度与敬业精神、组织纪律与职业道德、专业业务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成果与业绩等开展。

(1)考核实习学生的岗位职业素养

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耐心细致,严谨认真,保密意识,吃苦耐劳,坚定意志等品质;熟悉实习企业制度文化,遵守实习企业规章制度,灵活应变的处事能力;创业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

(2)考核实习学生的岗位业务能力

采用企业(单位)考核与学校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建议采取岗位工作技能展示、实习汇报答辩展示等多种灵活表现方式。

①企业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的考核包括实习过程评价和实习业绩评价两部分。实习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岗位实习时的工作表现,实习业绩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岗位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建议二者的比例为1:1,考核结果填写在岗位实习企业鉴定表中。

②学校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的考核是总结材料评价。总结材料评价主要看学生的实习笔记、岗位实习报告(或实习期间形成的调研报告、分析报告、工作方案或岗位实习日志或实习期间完成的实物作品的图文说明或音视频说明材料),考核结果填写在岗位实习学校鉴定表中。

岗位实习结束后两周内,实习工作总结、学生岗位实习日志等资料交院系存档。

主要课程内容

公共基础课

 

课程名称

【1900001303】形势与政策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04】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总学时

18

理论学时

9

实践学时

9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05】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总学时

18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06】体育I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2

实践学时

30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07】体育II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08】体育选项I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09】体育选项II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11】大学英语/日语I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12】大学英语/日语II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1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14】军事理论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17】劳动教育

总学时

16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19】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5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学时

16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1】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2】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3】思想道德与法治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46

实践学时

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5】信息技术I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1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6】信息技术II

总学时

40

理论学时

20

实践学时

20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7】安全教育

总学时

18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8】军事训练(入学教育)

总学时

168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6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46

实践学时

8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30】大学语文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31】公选(艺术)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32】公选(素养)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1900001333】公选(四史)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2103131303】出纳实务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8

实践学时

2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1304】基础会计

总学时

96

理论学时

48

实践学时

48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6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1305】财政与金融

总学时

56

理论学时

44

实践学时

12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1306】经济学基础

总学时

48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12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1307】管理会计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1308】统计学基础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42

实践学时

12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1324】经济法

总学时

144

理论学时

72

实践学时

72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1325】PRA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12

实践学时

42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2103131327】

课程名称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实践课

总学时

60

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

60

学分

3

考核方式

考查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1.在社会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票据管理、数据采集、外勤、运营支持,从事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等基础会计工作; 2.登记相关日记账; 3.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
2. 1.会计职业认知 2.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3. 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4. 成本计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
5. 总账报表岗位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并及时报送

工作任务

能力

1.能按照规定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和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并处理记账差错
2.能明辨现金和各种银行结算票据的真伪以及按照规定保管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
3.明辨经济业务原始单据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准确确认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4.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
5.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
6.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7.能结合各种产品、劳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灵活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成本
8.能及时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和网络系统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报送财务报告。
9.能正确编制会计报表

毕业要求

指标点

2.3. 掌握《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掌握不同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原则与方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2.4. 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以及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和应付账款等模块的基本操作方法
2.5. 掌握办理税务登记事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计算方法和纳税申报程序。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结合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职业技能相关知识,完成会计职业技能实训内容。
2.建账、原始票据整理、经济业务核算、报表生成、纳税申报

教学要求

1.本课程教学中首先详细介绍企业经济业务处理流程及大数据背景下会计核算方式的变化;其次利用企业模拟业务熟练掌握相关财务软件的运用。

 

课程名称

【2103131328】

课程名称

会计综合实训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实践课

总学时

60

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

60

学分

3

考核方式

考查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1.在社会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票据管理、数据采集、外勤、运营支持,从事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等基础会计工作; 2.登记相关日记账; 3.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
2. 1.会计职业认知 2.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3. 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4. 成本计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
5. 总账报表岗位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并及时报送

工作任务

能力

1.能明辨现金和各种银行结算票据的真伪以及按照规定保管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
2.能按照规定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和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并处理记账差错
3.能熟练办理现金收支结算业务、银行转账结算业务
4.能够正确对应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规程、加工方法
5.明辨经济业务原始单据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准确确认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6.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7.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
8.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
9.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
10.能结合各种产品、劳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灵活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成本
11.能正确编制成本报表
12.能正确编制会计报表
13.能及时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和网络系统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报送财务报告。

毕业要求

指标点

2.1. 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2.2. 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现金、银行存款、票据等支付结算工资的基本知识。
2.3. 掌握《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掌握不同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原则与方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2.5. 掌握办理税务登记事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计算方法和纳税申报程序。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1.认识企业 2.建账 3.日常经济业务处理 4.期末会计事项处理 5.会计报表

教学要求

1.本课程以实训教学为主,模拟工业企业全工作过程实操教学,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课程名称

【2103131312】

课程名称

财务管理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60

实践学时

12

学分

4

考核方式

考试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4. 成本计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
5. 总账报表岗位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并及时报送

工作任务

能力

1.能根据成本报表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2.能及时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和网络系统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报送财务报告。
3.能正确编制会计报表

毕业要求

指标点

3.5. 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中小微企业筹资、投资及营运方案的分析,能够运用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编制企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及项目预算。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货币时间价值;筹资管理;财务分析;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财务指标计算分析。

教学要求

1.会计算货币时间价值;筹资方案的选择;投资方案的选择;财务分析(量、本、利分析)和利用财务报表进行财务

 

课程名称

【2103131320】

课程名称

大数据财务分析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学分

4

考核方式

考试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2. 1.会计职业认知 2.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3. 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4. 成本计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
5. 总账报表岗位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并及时报送

工作任务

能力

1.能够正确理解会计信息产品生产活动
2.能够正确对应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规程、加工方法
3.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
4.能根据成本报表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5.会选择和披露相关报表附注信息

毕业要求

指标点

2.1. 掌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3.2. 具备会计核算能力,能够准确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熟练进行会计凭证审核与编制、账簿登记以及报表编制。
3.5. 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中小微企业筹资、投资及营运方案的分析,能够运用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编制企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及项目预算。
3.5. 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中小微企业筹资、投资及营运方案的分析,能够运用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编制企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及项目预算。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汇集、数据加工、数据分析、可视化大数据处理
2.通过理论讲授和Deep平台训练,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大数据财务分析思维,掌握对数据汇集、数据加工、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处理全链路实操能力
3.1.大数据初始与基础工作 2.大数据收集与辨识 3.大数据前瞻与趋 势调研 4.大数据的业务应用:平台与工具选择 5.大数据的财务应用:场景与工具选择 6.大数据职业道德与安全问题

教学要求

1.1.了解DEEP平台大数据财务分析的一般流程; 2.能熟练从数据库中抽取数据; 3.会使用DEEP平台对数据进行加工 4.会利用DEEP平台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处理 5.构建大数据财务分析思维

 

课程名称

【2103131326】

课程名称

初级会计实务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总学时

144

理论学时

72

实践学时

72

学分

4

考核方式

考试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1.在社会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票据管理、数据采集、外勤、运营支持,从事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等基础会计工作; 2.登记相关日记账; 3.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
2. 1.会计职业认知 2.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3. 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4. 成本计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

工作任务

能力

1.能按照规定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和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并处理记账差错
2.能熟练办理现金收支结算业务、银行转账结算业务
3.能明辨现金和各种银行结算票据的真伪以及按照规定保管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
4.明辨经济业务原始单据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准确确认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5.能够正确理解会计信息产品生产活动
6.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
7.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
8.能正确编制成本报表
9.能结合各种产品、劳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灵活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成本

毕业要求

指标点

2.3. 掌握《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掌握不同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原则与方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3.1. 具备出纳岗位工作能力,能够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完成资金收付结算。
3.2. 具备会计核算能力,能够准确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熟练进行会计凭证审核与编制、账簿登记以及报表编制。
3.3. 具备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力,能够合理选择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科学进行成本分析与管理。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1.会计概述 2.会计基础 3.流动资产核算 4.非流动资产的核算 5.负债业务核算 6.所有者权益业务核算 7.收入、费用 和利润的核算 8.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教学要求

1.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运用考证教材,结合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大纲要求,配合历年考试题、同步强化训练习题,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对授课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提倡互动式、设疑式等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助力学生通过初级会计资格考试。

 

课程名称

【2103131311】

课程名称

成本会计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42

实践学时

12

学分

3

考核方式

考试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2. 1.会计职业认知 2.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4. 成本计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

工作任务

能力

1.能够正确理解会计信息产品生产活动
2.能够正确对应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规程、加工方法
3.能够正确总结会计信息产品的特点
4.能结合各种产品、劳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灵活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成本

毕业要求

指标点

3.3. 具备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力,能够合理选择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科学进行成本分析与管理。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成本费用的分配;成本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报表分析
2.成本费用的分配;成本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报表分析

教学要求

1.能准确进行各类产品成本计算;能进行相关成本费用报表的编报及分折;能进行成本控制预算、成本分析
2.能准确进行各类产品成本计算;能进行相关成本费用报表的编报及分折;能进行成本控制预算、成本分析

 

课程名称

【2103131310】

课程名称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8

实践学时

46

学分

3

考核方式

考查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1.在社会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票据管理、数据采集、外勤、运营支持,从事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等基础会计工作; 2.登记相关日记账; 3.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
2. 1.会计职业认知 2.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3.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3. 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工作任务

能力

1.能明辨现金和各种银行结算票据的真伪以及按照规定保管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
2.明辨经济业务原始单据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准确确认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3.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
4.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5.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2.4. 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以及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和应付账款等模块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总账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财务报表系统、供应链系统。

教学要求

1.会电算化业务处理,能熟练操作相关财务软件

 

课程名称

【2103131313】

课程名称

纳税实务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36

学分

3

考核方式

考试

是否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

1. 1.在社会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票据管理、数据采集、外勤、运营支持,从事票据整理、信息录入等基础会计工作; 2.登记相关日记账; 3.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
3. 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工作任务

能力

1.能明辨现金和各种银行结算票据的真伪以及按照规定保管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
2.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
3.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

毕业要求

指标点

2.5. 掌握办理税务登记事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计算方法和纳税申报程序。
3.4. 具备涉税事务处理能力,能够正确计算各种税费,并进行规范申报,能够进行基本的纳税筹划和纳税风险控制。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纳税申报
2.涉税业务会计处理

教学要求

1.能准确进行各项税费的计算
2.账务处理能办理纳税申报、税务登记及发票事宜;

专业综合课

 

课程名称

【2103131322】岗位实习

总学时

494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494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26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1323】毕业设计

总学时

80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80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专业拓展课

 

课程名称

【2103132301】国际贸易实务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54

实践学时

1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2302】多种经营会计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60

实践学时

12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2303】管理学基础

总学时

64

理论学时

48

实践学时

1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2304】财经应用文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2305】经济数学I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2306】会计基本技能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2

实践学时

24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2307】审计学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2308】政府会计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60

实践学时

12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2309】Excel财务应用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1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2310】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54

实践学时

18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2311】数据库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4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2103132312】经济数学II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性质

任选

学分

2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实施保障

师资队伍

(1)专业教学团队

专任教师应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刚入校的青年教师必须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在专业实训室中参加一定学时的实训指导工作;专业教学团队内,无论是高、中、初级职称结构还是老、中、青年龄结构应当合理。专任教师应当参加职业教育理论或方法培训,具备开发高职专业课程的能力。

从事实践教学指导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本专业岗位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累计1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专任教师每学期必须下企业参加为期1周的实践锻炼,了解工作岗位与技术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提升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

(2)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材

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原则,要突破学科体系的框架,将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在内容选择上,要新;在编写形式上,要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向企业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转变,以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材的知识、技能体系,使之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工学结合教材。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材的开发,使学习者可以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训练,使其具有从容应对职业、生计、社会等行动领域的能力。

选用优秀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选用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近年来,许多出版社在“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的组织建设中,出版了一批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在进行教材选用时,应整体研究制定教材选用标准,使在教学中实际应用的教材能明显反映行业特征,并具有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和普适性。

选用自治区及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精品课程一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将自治区、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有效地应用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施

 一、完善“产教融合,课证融通(1+X)” 的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跟踪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完善“产教融合,课证融通(1+X)”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会计相关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以真实的职业环境和业务为载体,按出纳、会计核算等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开展项目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整体上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模拟实训、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

二改革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与企业行业合作,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保持专业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高度吻合。加强校企合作,开发建设本专业重点课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材、教案、课件、技能训练等配套教学资源。

 

实训室名称

会计实训室1

面积

100

工位数

48 个

实训功能

服务课程

实训项目

支撑的培养规格

支撑的岗位能力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  

设备数量

单位

备注

 

实训室名称

会计实训室2

面积

100

工位数

48 个

实训功能

服务课程

[1903011314]1+X职业技能与综合实训

实训项目

支撑的培养规格

支撑的岗位能力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  

设备数量

单位

备注

 

实训室基地名称

会计实训基地1

合作企业

合作类型

用途

岗位实习

岗位能力

培养规格

 

实训室基地名称

会计实训基地2

合作企业

合作类型

用途

岗位能力

培养规格

教学资源

教材、图书和数字资源结合实际具体提出,应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健全教材选用制度。根据需要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资料及数字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图书。

2.图书文献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会计学、管理会计、经济法基础、企业纳税实务、初级会计实务、会计信息系统实务、成本核算与管理等操作类图书和文化类文献等。

3.数字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1)精品资源共享课

网站链接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课程中心、通识课程中心等网络课程及其它教学、学习课程资源。专业核心课程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标准建立课程网站,包括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习题库、试题库、实训项目、考试大纲、参考书目等。

(2)音像资料

网站应链接大数据与会计管理专业实训等音像资料。

(3)电子期刊

学院图书馆应有知网、万方、维普等电子期刊。

 

序号

资源名称

资源网址

1

智慧职教

https://user.icve.com.cn/cms/index.do

2

国家高等教育课程教育资源平台

https://higher.smartedu.cn/

3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https://zjy2.icve.com.cn/

4

智慧职教MOOC学院

http://mooc.icve.com.cn/cjump?c=HLYXA381835-2-PADh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的合作活动。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合作设置专业、研发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开展专业建设,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同时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创新创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机构。

一、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定位

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理念,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大数据会计人才。

2.“2+1”培养模式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实施“2+1”培养模式。即学生2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在企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

3.轮岗实习与项目设计相结合的企业培养方案

企业学习阶段主要采取“轮岗实习”和“项目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针对企业生产环节和会计核算对学生进行多岗轮训,同时以项目贯穿于一年的学习中。

4.科学、严密的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

制定了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按照企业员工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实行双导师制,确保学习阶段质量

继续学习和深造建议

(一)本专业可对口本科专业

经过学习,学生在毕业时可以通过专升本等途径,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和深造。本科对口专业有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收学等。学生毕业时,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通过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考试,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

(二)未来经过培训可转换的岗位

可转化为管理会计师、经济师、审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