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新能源汽车技术(0415)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
专业代码:460702
入学要求及生源类型
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 同等学力
生源类型
普通高招 对口单招 高职单招 退役军人
修业年限与学历
修业年限
3年
学历
专科
职业面向和职业能力要求
人才培养面向岗位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装备制造大类( 46)
所属专业类(代码):汽车制造类(4607)
所属行业
|
职业类别
|
岗位类别
|
职业资格证书
|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3612)
|
其他修理及制作服务人员(4-12-99)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服务
|
【2级】汽车维修工 |
其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服务人员(4-02-99)
|
维修服务前台
|
【2级】汽车维修工 |
|
其他修理及制作服务人员(4-12-99)
|
配件管理
|
【2级】汽车维修工 |
|
其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服务人员(4-02-99)
|
零件质量检测
|
【2级】维修电工资格证 |
|
二手车服务
|
【2级】二手车评估师证 |
||
维修部门经理
|
【2级】维修电工资格证 |
岗位能力分析表
岗位类别
|
岗位名称
|
岗位级别
|
岗位描述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服务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
|
初级岗位
|
|
维修服务前台
|
车间维修前台
|
初级岗位
|
|
配件管理
|
维修厂配件管理
|
初级岗位
|
|
零件质量检测
|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装配、调试、检测
|
目标岗位
|
|
二手车服务
|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
|
目标岗位
|
|
维修部门经理
|
维修部门经理
|
发展岗位
|
|
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
典型工作任务
|
岗位
|
工作过程
|
能力
|
1.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的装配与调试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装配、调试、检测, 车间维修前台
|
在掌握新能源车辆的系统部件和主要总成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对整车和零部件进行分解与组装,并根据相关数据进行调试,以达到工艺要求。
|
1. 能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2. 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含保养)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装配、调试、检测, 维修厂配件管理
|
依据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参数,对车辆进行检测与维修。
|
1. 能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3. 根据故障码及数据流的信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路分析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 车间维修前台
|
利用解码仪对汽车的检查结果,对新能源汽车的常见故障进行检测维修
|
1. 能读懂电气原理图 |
4. 各系统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装配、调试、检测
|
1.电源系统的拆装与检修
2.驱动系统的拆装与检修
3.控制系统的拆装与检修
|
1. 1.能理解并读懂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原理图 |
5. 接待管理及二手车评估
|
维修厂配件管理, 维修部门经理, 车间维修前台,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
|
1.前台接待
2.配件管理
3.二手车评估
|
1. 1.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保修保险金融手续的办理能力
3.配件的分类管理能力
4.二手车残值的评估能力 |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新能源整车制造、汽车修理与维护行业的汽车工程技术人员、汽车制造人员、汽车维修技术服务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装配、调试、检测与质量检验,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生产现场管理,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试验,新能源汽车维修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规格
类型
|
编号
|
具体内容
|
标签内容
|
素质规格
|
A1
|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
综合能力
|
A2
|
较强的学习能力,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较快,从业人员要具备能够迅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
|
A3
|
高度的从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
|
|
知识规格
|
B1
|
能根据故障码及数据流的信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路分析和对各系统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
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
B2
|
能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
|
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
|
B3
|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构成及装配方法
|
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
|
B4
|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
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
|
B5
|
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结构与保养
|
专业知识
|
|
B6
|
熟练掌握电器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的原理与操作流程
|
专业知识
|
|
B7
|
了解智能网络汽车技术知识
|
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
|
B8
|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策略知识
|
专业知识
|
|
B9
|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
基础知识
|
|
B10
|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
基础知识
|
|
B11
|
了解国内外清洁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
专业知识
|
|
B12
|
掌握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和技术特点
|
专业知识
|
|
B13
|
熟悉高压电的安全防护和技术措施。
|
专业知识
|
|
B14
|
掌握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和上电控制逻辑知识
|
专业知识
|
|
B15
|
掌握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
|
|
B16
|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类型和交直流充放电控制逻辑
|
|
|
能力规格
|
C1
|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C2
|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3
|
能够识别新能源汽车的组件和仪表、报警灯的含义
|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
|
C4
|
能够遵循安全操作规范,从事新能源汽车装配与调整
|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5
|
能够根据用户手册和保养手册要求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维护
|
专业能力
|
|
C6
|
能够使用常用高压电作业检测设备工具进行高断电、高压绝缘检测
|
专业能力
|
|
C7
|
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高压驱动系统的性能检测和组件更换
|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
|
C8
|
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电路分析,能够进行新的能源汽车CAN总线的检测和分析
|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9
|
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故障码的数据流的分析,能够判断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并进行检测维修
|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10
|
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暖风和空调系统的检测和组件更换
|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
|
C11
|
能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的装配与调试
|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
|
C12
|
二手车鉴定能力
|
|
典型工作任务与培养规格映射关系
典型工作任务
|
能力
|
培养规格
|
1.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的装配与调试
|
能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A2、较强的学习能力,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较快,从业人员要具备能够迅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1.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的装配与调试
|
能熟练使用各种专用安装调试工具和测量仪器。
|
A3、高度的从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
1.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的装配与调试
|
能识读各种技术资料图纸,并根据技术参数进行安装调试。
|
B10、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
2.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含保养)
|
能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A2、较强的学习能力,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较快,从业人员要具备能够迅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2.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含保养)
|
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和诊断仪器。
|
C1、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
2.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含保养)
|
能根据故障现象及检测和诊断数据,对故障进行判断和分析。
|
B10、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
2.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含保养)
|
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进行保养与维修。
|
B6、熟练掌握电器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的原理与操作流程 |
3.根据故障码及数据流的信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路分析
|
能读懂电气原理图
|
A2、较强的学习能力,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较快,从业人员要具备能够迅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3.根据故障码及数据流的信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路分析
|
能正确使用工具,按操作规程进行维修
|
B11、了解国内外清洁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
4.各系统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
2.能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并按规范操作
|
B1、能根据故障码及数据流的信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路分析和对各系统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
4.各系统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
3.能根据仪表报码及解码仪数据判断故障范围
|
A3、高度的从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
4.各系统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
1.能理解并读懂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原理图
|
A3、高度的从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
5.接待管理及二手车评估
|
1.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保修保险金融手续的办理能力
3.配件的分类管理能力
4.二手车残值的评估能力
|
A1、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
毕业要求
日常行为规范和操行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以下条件方可毕业: 1.学分要求:必须取得本专业规定的145学分; 2.素质教育分要求:综合素质训练活动必须取得4学分,具体参照《新利备用网第二课堂成绩认定标准》; 3.技能考证考级:技能考证考级项目必须取得5学分。 4.公共选修模块:限选6学分。
学分
必须取得本专业规定的145学分。
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考证考级:技能考证考级项目必须取得10学分。
序号
|
证书名称
|
证书等级
|
颁证机构
|
学分
|
1
|
汽车维修工资格证书
|
3
|
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
|
5.0
|
2
|
低压电工证
|
1
|
|
5.0
|
3
|
高压电工证
|
1
|
特检所
|
5.0
|
毕业要求及指标点
编号
|
毕业要求
|
培养规格
|
1
|
学生学习总学分不低于145分
|
|
2
|
素质教育分数要求
|
|
3
|
技能考证考级
|
|
4
|
公共选修模块
|
|
编号
|
毕业要求
|
指标点编号
|
指标点内容
|
培养规格
|
1
|
学生学习总学分不低于145分
|
1.1
|
学生完成所学内容,并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学分
|
|
2
|
素质教育分数要求
|
2.2
|
综合素质训练活动必须取得4学分
|
|
3
|
技能考证考级
|
3.3
|
技能考证考级项目必须取得5学分
|
|
4
|
公共选修模块
|
4.4
|
公共选修模块限选6学分
|
|
课程体系及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体系框架
附表1: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教学课时 开设学期 教学进程(学期、教学活动周数 课堂教学周数、平均周学时) 课程 考核 开课部门 备注 课程 类型(A/B/C) 是否理实一体 总计 理论 实践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5学期 6学期 20 20 20 20 20 20 16 18 18 18 6 0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修课 1 1900001323 思想道德与法治 A 3 54 46 8 1 3 考查 马院 2 19000013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 4 72 64 8 2 4 考试 马院 3 1900001303 形势与政策 A 1 40 40 0 1-5 2/4W 2/4W 2/4W 2/4W 2/4W 考查 马院 不计入周学时平均值 4 1900001304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B 是 1 18 9 9 2 2/1-9W 考查 招就处 周学时平均值1 5 1900001305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A 1 18 18 0 2 2/10-18W 考查 创新创业 周学时平均值1 6 1900001306 体育I C 2 32 0 32 1 2 考查 体育系 7 1900001307 体育II C 2 36 0 36 2 2 考试 体育系 8 1900001308 体育选项I C 2 36 0 36 3 2 考查 体育系 必选 9 1900001309 体育选项II C 2 36 0 36 4 2 考试 体育系 必选 10 1900001325 信息技术I B 是 2 32 16 16 1 2 考查 计算机系 11 1900001326 信息技术II B 是 2 40 20 20 2 2 考查 计算机系 (线上+线下) 12 1900001311 大学英语/日语I A 2 32 32 0 1 2 考查 公共教学部 13 1900001312 大学英语/日语II A 2 36 36 0 2 2 考试 公共教学部 14 1900001321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A 2 36 36 0 3 2 考查 公共教学部 必选 15 1900001322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A 2 36 36 0 4 2 考试 公共教学部 必选 16 19000013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B 是 2 32 16 16 1 2 考查 阳光心理 17 1900001314 军事理论 A 2 36 36 0 1 2 考查 武装部 18 1900001315 军事训练 C 2 112 0 112 1 2W 考查 武装部 不计入周学时平均值 19 1900001316 入学教育(认知实习) B 是 1 16 8 8 1 1W 考查 各系 不计入周学时平均值 20 1900001317 劳动教育 A 1 16 16 0 2 1 考查 学生处 21 19000013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 1 16 16 0 3 2/8W 考查 马院 22 1900001319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5 考查 多部门 (不计课时) 小计 44 782 445 337 13 13 5 4 0 0 公共选修课 1 — 选修1 B 是 2 36 18 18 2 2 考查 具体名称见附表,选课方式见通知。 2 — 选修2 B 是 2 36 18 18 3 2 考查 3 — 选修3 B 是 2 36 18 18 4 2 考查 小计 6 108 54 54 0 2 2 2 0 0 公共基础课累计、占总学时比例 50 890 499 391 13 15 7 6 0 0 30.01% 专业(技能)课 专业必修课 1 1904151301 汽车机械基础 B 是 6 96 48 48 1 6 考试 交通系 2 1904151302 新能源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 B 是 4 64 32 32 1 4 考试 交通系 3 1904151303 AutoCAD B 是 4 64 32 32 1 4 考试 交通系 4 1904151304 汽车发动机构造 B 是 4 72 36 36 2 4 考试 交通系 5 1904151305 汽车底盘构造 B 是 4 72 36 36 2 4 考试 交通系 6 1904151306 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 B 是 4 72 36 36 2 4 考试 交通系 7 1904151307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 B 是 4 72 36 36 2 4 考试 交通系 8 1904151308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 B 是 4 72 36 36 4 4 考试 交通系 9 1904151309 新能源汽车装配工艺 B 是 4 72 36 36 4 4 考试 交通系 10 1904151310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B 是 4 72 36 36 4 4 考试 交通系 11 1904151311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 B 是 2 36 18 18 4 2 考试 交通系 12 1904151312 技能考证考级学习领域 5 考查 具体见附表 13 1904151313 毕业设计 C 4 120 0 120 4W 考查 14 1904151314 顶岗实习 C 32 832 0 832 18W 14W 考查 顶岗实习为期一年 15 1904151315 小计 85 1716 382 1334 14 12 12 6 专业选修课 1 — 选修1 3 4 具体名称见附表,选课方式见通知 2 — 选修2 3 4 3 — 选修3 4 4 4 — 选修4 4 4 5 — 选修5 4 4 小计 10 360 180 180 8 12 专业(技能)课累计、占总学时比例 95 2076 562 1514 14 12 20 18 69.99% 考试 1W 2W 2W 2W 毕业鉴定 2W 平均周学时 27 27 27 24 0 0 学分总计、学时总计 145 2966 — 选修课程:学分总计、学时总计、占总学时比例 16 468 15.78% 实践性教学:学时总计、占总学时比例 — 1905 64.22% 在“能力标准、课程体系、职业证书”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采用“文化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组合方式,构建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框架。文化基础课按照教育部要求设置必修课程;职业能力课程根据《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培训能力标准》,按照汽车医生岗位工作要求,以岗位能力层次递进的方式,选取能力单元,重构汽车维修初、中、高级工职业能力对应的“汽车构造”、“汽车维修”和“汽车检测与诊断”三个能力层次课程,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开设职业基本素质学习领域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知识、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以满足学生继续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课程见:职业基本素质学习领域。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通用能力,保证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开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运行材料、汽车文化、汽车专业英语等专业基本能力学习领域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为学生构建锻炼专业通用能力的平台,为进一步培养岗位素质和能力奠定基础。课程见:专业基本能力学习领域。 为培养学生的岗位素质和能力,以使其适应汽车后市场的要求,开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等专业核心课。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汽车后市场对专业人才技能方向的要求,开设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商务礼仪、汽车美容技术、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汽车涂装技术、汽车配件与营销、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专业拓展选修课程,同时开展生产性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见:专业专项能力学习领域职业专项能力和专业拓展选修课。
序号
|
课程类别
|
性质
|
代码
|
名称
|
是否核心课程
|
1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3
|
形势与政策
|
|
2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4
|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
3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5
|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
|
4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6
|
体育I
|
|
5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7
|
体育II
|
|
6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8
|
体育选项I
|
|
7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09
|
体育选项II
|
|
8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11
|
大学英语/日语I
|
|
9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12
|
大学英语/日语II
|
|
10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1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11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14
|
军事理论
|
|
12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17
|
劳动教育
|
|
13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
14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1
|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
|
15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2
|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
|
16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3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
17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18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5
|
信息技术I
|
|
19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6
|
信息技术II
|
|
20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7
|
安全教育
|
|
21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8
|
军事训练(入学教育)
|
|
22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2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23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900001330
|
大学语文
|
|
24
|
公共基础课
|
任选
|
1900001331
|
公选(艺术)
|
|
25
|
公共基础课
|
任选
|
1900001332
|
公选(素养)
|
|
26
|
公共基础课
|
任选
|
1900001333
|
公选(四史)
|
|
27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1904151301
|
汽车机械基础
|
|
28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1904151302
|
新能源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
|
|
29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1904151303
|
AutoCAD
|
|
30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1904151304
|
汽车发动机构造
|
|
31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1904151305
|
汽车底盘构造
|
|
32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1904151306
|
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
|
|
33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1904151307
|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
|
|
34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1904151308
|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
|
|
35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1904151309
|
新能源汽车装配工艺
|
|
36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1904151310
|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
|
37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1904151311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
|
|
38
|
专业拓展课
|
|
1904152301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
39
|
专业拓展课
|
|
1904152302
|
汽车售后服务管理
|
|
40
|
专业拓展课
|
|
1904152303
|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
|
|
41
|
专业拓展课
|
|
1904152304
|
汽车配件及营销
|
|
42
|
专业综合课
|
|
1904151312
|
技能考证考级学习领域
|
|
43
|
专业综合课
|
|
1904151313
|
毕业设计
|
|
44
|
专业综合课
|
|
1904151314a
|
顶岗实习(上)
|
|
45
|
专业综合课
|
|
1904151314b
|
顶岗实习(下)
|
|
专业课程与典型工作任务的映射关系
典型工作任务
|
能力
|
专业核心课
|
1.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的装配与调试
|
能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
能熟练使用各种专用安装调试工具和测量仪器。
|
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1904151306】 |
|
能识读各种技术资料图纸,并根据技术参数进行安装调试。
|
新能源汽车装配工艺【1904151309】 |
|
2.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含保养)
|
能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1904151307】 |
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和诊断仪器。
|
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1904151306】 |
|
能根据故障现象及检测和诊断数据,对故障进行判断和分析。
|
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1904151306】 |
|
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进行保养与维修。
|
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1904151306】 |
|
3.根据故障码及数据流的信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路分析
|
能读懂电气原理图
|
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1904151306】 |
能正确使用工具,按操作规程进行维修
|
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1904151306】 |
|
4.各系统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
2.能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并按规范操作
|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1904151307】 |
3.能根据仪表报码及解码仪数据判断故障范围
|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1904151307】 |
|
1.能理解并读懂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原理图
|
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1904151306】 |
|
5.接待管理及二手车评估
|
1.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保修保险金融手续的办理能力
3.配件的分类管理能力
4.二手车残值的评估能力
|
新能源汽车装配工艺【1904151309】 |
专业课程、毕业要求、指标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专业核心课
|
1.学生学习总学分不低于145分
|
1.1.学生完成所学内容,并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学分
|
|
2.素质教育分数要求
|
2.2.综合素质训练活动必须取得4学分
|
|
3.技能考证考级
|
3.3.技能考证考级项目必须取得5学分
|
|
4.公共选修模块
|
4.4.公共选修模块限选6学分
|
|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型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学期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践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 | 2 | 1 | 2 | 1 | 2 |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3
|
形势与政策
|
必修 |
理论课 |
1
|
32
|
32
|
0
|
2 |
2 |
2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4
|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必修 |
理论+实践 |
1
|
18
|
9
|
9
|
1-9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5
|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
必修 |
理论课 |
1
|
18
|
18
|
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6
|
体育I
|
必修 |
实践课 |
2
|
32
|
2
|
3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7
|
体育II
|
必修 |
实践课 |
2
|
36
|
0
|
36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8
|
体育选项I
|
必修 |
实践课 |
2
|
36
|
0
|
36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09
|
体育选项II
|
必修 |
实践课 |
2
|
36
|
0
|
36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11
|
大学英语/日语I
|
必修 |
理论课 |
2
|
32
|
32
|
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12
|
大学英语/日语II
|
必修 |
理论课 |
2
|
36
|
36
|
0
|
2 |
考试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1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必修 |
理论+实践 |
2
|
32
|
16
|
16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14
|
军事理论
|
必修 |
理论课 |
2
|
36
|
36
|
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17
|
劳动教育
|
必修 |
理论课 |
1
|
16
|
16
|
0
|
1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必修 |
理论+实践 |
1
|
16
|
16
|
0
|
2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1
|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
必修 |
理论课 |
2
|
36
|
36
|
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2
|
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
必修 |
理论课 |
2
|
36
|
36
|
0
|
2 |
考试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3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必修 |
理论+实践 |
3
|
54
|
46
|
8
|
3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必修 |
理论+实践 |
2
|
36
|
36
|
0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5
|
信息技术I
|
必修 |
理论+实践 |
2
|
32
|
16
|
16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6
|
信息技术II
|
必修 |
理论+实践 |
2
|
40
|
20
|
2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7
|
安全教育
|
必修 |
理论+实践 |
1
|
18
|
18
|
0
|
1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8
|
军事训练(入学教育)
|
必修 |
实践课 |
3
|
168
|
0
|
168
|
3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2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必修 |
理论+实践 |
3
|
54
|
46
|
8
|
3 |
考试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30
|
大学语文
|
必修 |
理论课 |
2
|
36
|
36
|
0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31
|
公选(艺术)
|
任选 |
理论课 |
2
|
36
|
18
|
18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32
|
公选(素养)
|
任选 |
理论课 |
2
|
36
|
18
|
18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1900001333
|
公选(四史)
|
任选 |
理论课 |
2
|
36
|
18
|
18
|
2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 |
小计
|
共26门
|
43
|
886
|
503
|
383
|
|
||||||||
专业基础课 |
1904151301
|
汽车机械基础
|
必修 |
理论+实践 |
|
0
|
0
|
0
|
|
||||||
专业基础课 |
1904151302
|
新能源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
|
必修 |
理论+实践 |
|
0
|
0
|
0
|
|
||||||
专业基础课 |
1904151303
|
AutoCAD
|
必修 |
理论+实践 |
|
0
|
0
|
0
|
|
||||||
专业基础课 |
1904151304
|
汽车发动机构造
|
必修 |
理论+实践 |
|
0
|
0
|
0
|
|
||||||
专业基础课 |
1904151305
|
汽车底盘构造
|
必修 |
理论+实践 |
|
0
|
0
|
0
|
|
||||||
专业基础课 |
小计
|
共5门
|
|
0
|
0
|
0
|
|
||||||||
专业核心课 |
1904151306
|
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
|
必修 |
理论+实践 |
|
0
|
0
|
0
|
|
||||||
专业核心课 |
1904151307
|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
|
必修 |
理论+实践 |
|
0
|
0
|
0
|
|
||||||
专业核心课 |
1904151308
|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
|
必修 |
理论+实践 |
|
0
|
0
|
0
|
|
||||||
专业核心课 |
1904151309
|
新能源汽车装配工艺
|
必修 |
理论+实践 |
|
0
|
0
|
0
|
|
||||||
专业核心课 |
1904151310
|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
必修 |
理论+实践 |
|
0
|
0
|
0
|
|
||||||
专业核心课 |
1904151311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
|
必修 |
理论+实践 |
|
0
|
0
|
0
|
|
||||||
专业核心课 |
小计
|
共6门
|
|
0
|
0
|
0
|
|
||||||||
专业拓展课 |
1904152301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
|
|
0
|
0
|
0
|
|
||||||
专业拓展课 |
1904152302
|
汽车售后服务管理
|
|
|
|
0
|
0
|
0
|
|
||||||
专业拓展课 |
1904152303
|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
|
|
|
|
0
|
0
|
0
|
|
||||||
专业拓展课 |
1904152304
|
汽车配件及营销
|
|
|
|
0
|
0
|
0
|
|
||||||
专业拓展课 |
小计
|
共4门
|
|
0
|
0
|
0
|
|
||||||||
专业综合课 |
1904151312
|
技能考证考级学习领域
|
|
|
|
0
|
0
|
0
|
|
||||||
专业综合课 |
1904151313
|
毕业设计
|
|
|
|
0
|
0
|
0
|
|
||||||
专业综合课 |
1904151314a
|
顶岗实习(上)
|
|
|
|
0
|
0
|
0
|
|
||||||
专业综合课 |
1904151314b
|
顶岗实习(下)
|
|
|
|
0
|
0
|
0
|
|
||||||
专业综合课 |
小计
|
共4门
|
|
0
|
0
|
0
|
|
||||||||
全部课程 |
总计
|
共45门
|
43
|
886
|
503
|
383
|
|
学分统计
课程类别
|
课程数量
|
学时小计
|
学分小计
|
学分分配 |
||
必修 |
限选 |
任选 |
||||
公共基础课
|
26
|
886
|
43 |
43 |
0 |
0 |
专业基础课
|
5
|
0
|
0 |
0 |
0 |
0 |
专业核心课
|
6
|
0
|
0 |
0 |
0 |
0 |
专业拓展课
|
4
|
0
|
0 |
0 |
0 |
0 |
专业综合课
|
4
|
0
|
0 |
0 |
0 |
0 |
总计
|
45
|
886
|
43 |
43 |
0 |
0 |
学时统计
课程类别
|
课程数量
|
学分小计
|
学时小计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理论占比
(%)
|
实践占比
(%)
|
必修
|
限选
|
任选
|
||||
公共基础课
|
26
|
43
|
886
|
503
|
383
|
56.77
|
43.23
|
886
|
0
|
0
|
专业基础课
|
5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专业核心课
|
6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专业拓展课
|
4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专业综合课
|
4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总计
|
45
|
43
|
886
|
503
|
383
|
56.77
|
43.23
|
886
|
0
|
0
|
毕业设计安排
岗位实习安排
主要课程内容
公共基础课
课程名称 |
【1900001303】形势与政策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04】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
总学时 |
18
|
理论学时 |
9
|
实践学时 |
9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05】创新创业基础(理论) |
||||
总学时 |
18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06】体育I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2
|
实践学时 |
30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07】体育II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36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08】体育选项I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36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09】体育选项II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36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11】大学英语/日语I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12】大学英语/日语II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16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14】军事理论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17】劳动教育 |
||||
总学时 |
16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
总学时 |
16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1】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2】大学英语/日语(选项)II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3】思想道德与法治 |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46
|
实践学时 |
8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3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5】信息技术I |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16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6】信息技术II |
||||
总学时 |
40
|
理论学时 |
20
|
实践学时 |
20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7】安全教育 |
||||
总学时 |
18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1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8】军事训练(入学教育) |
||||
总学时 |
168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168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3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46
|
实践学时 |
8
|
考核方式 |
考试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3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30】大学语文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31】公选(艺术)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任选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32】公选(素养)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任选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0001333】公选(四史) |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考核方式 |
考查 |
课程性质 |
任选 |
学分 |
2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
【1904151301】汽车机械基础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1302】新能源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1303】AutoCAD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1304】汽车发动机构造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1305】汽车底盘构造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
【1904151306】 |
课程名称 |
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 |
||
课程类别 |
专业核心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类型 |
理论+实践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学分 |
|
考核方式 |
|
是否核心课程 |
否 |
典型工作任务 |
1.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的装配与调试 2. 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含保养) 3. 根据故障码及数据流的信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路分析 4. 各系统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
||||
工作任务 能力 |
1.能熟练使用各种专用安装调试工具和测量仪器。 2.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和诊断仪器。 3.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进行保养与维修。 4.能根据故障现象及检测和诊断数据,对故障进行判断和分析。 5.能正确使用工具,按操作规程进行维修 6.能读懂电气原理图 7.1.能理解并读懂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原理图 |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1308】 |
课程名称 |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 |
||
课程类别 |
专业核心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类型 |
理论+实践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学分 |
|
考核方式 |
|
是否核心课程 |
否 |
典型工作任务 |
1.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的装配与调试 2. 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含保养) 3. 根据故障码及数据流的信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路分析 4. 各系统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
||||
工作任务 能力 |
1.能熟练使用各种专用安装调试工具和测量仪器。 2.能根据故障现象及检测和诊断数据,对故障进行判断和分析。 3.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和诊断仪器。 4.能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能正确使用工具,按操作规程进行维修 6.1.能理解并读懂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原理图 7.2.能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并按规范操作 8.3.能根据仪表报码及解码仪数据判断故障范围 |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1311】 |
课程名称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 |
||
课程类别 |
专业核心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类型 |
理论+实践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学分 |
|
考核方式 |
|
是否核心课程 |
否 |
典型工作任务 |
2. 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含保养) 3. 根据故障码及数据流的信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路分析 4. 各系统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
||||
工作任务 能力 |
1.能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和诊断仪器。 3.能根据故障现象及检测和诊断数据,对故障进行判断和分析。 4.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进行保养与维修。 5.能读懂电气原理图 6.1.能理解并读懂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原理图 7.3.能根据仪表报码及解码仪数据判断故障范围 |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1309】 |
课程名称 |
新能源汽车装配工艺 |
||
课程类别 |
专业核心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类型 |
理论+实践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学分 |
|
考核方式 |
|
是否核心课程 |
否 |
典型工作任务 |
1.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的装配与调试 4. 各系统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5. 接待管理及二手车评估 |
||||
工作任务 能力 |
1.能熟练使用各种专用安装调试工具和测量仪器。 2.能识读各种技术资料图纸,并根据技术参数进行安装调试。 3.1.能理解并读懂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原理图 4.1.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保修保险金融手续的办理能力 3.配件的分类管理能力 4.二手车残值的评估能力 |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1310】 |
课程名称 |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
||
课程类别 |
专业核心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类型 |
理论+实践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学分 |
|
考核方式 |
|
是否核心课程 |
否 |
典型工作任务 |
1.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的装配与调试 2. 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含保养) 3. 根据故障码及数据流的信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路分析 4. 各系统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
||||
工作任务 能力 |
1.能识读各种技术资料图纸,并根据技术参数进行安装调试。 2.能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和诊断仪器。 4.能根据故障现象及检测和诊断数据,对故障进行判断和分析。 5.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进行保养与维修。 6.能读懂电气原理图 7.3.能根据仪表报码及解码仪数据判断故障范围 8.1.能理解并读懂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原理图 |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专业综合课
课程名称 |
【1904151312】技能考证考级学习领域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1313】毕业设计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1314a】顶岗实习(上)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1314b】顶岗实习(下)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专业拓展课
课程名称 |
【1904152301】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2302】汽车售后服务管理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2303】二手车鉴定与评估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 |
【1904152304】汽车配件及营销 |
||||
总学时 |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
考核方式 |
|
课程性质 |
|
学分 |
|
课程目标 |
|||||
教学内容 |
|||||
教学要求 |
实施保障
师资队伍
1)、专业教学团队 (1)、专业带头人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2)、团队及组成是以课程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职务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双师占比达到80%以上。 (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团队无教学事故。
教学设施
2)、实习实训条件 通过积极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来保证校内教学的顺利进行,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的优势进行校外教学条件建设。 3)、教材选用与建设 (1)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选用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近年来,许多出版社在“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的组织建设中,出版了一批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在进行教材选用时,应整体研究制定教材选用标准,使在教学中实际应用的教材能明显反映行业特征,并具有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和普适性。 (2)选用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精品课程一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将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有效地应用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实训室名称 |
新能源汽车实训室 |
|||
面积 |
1000 ㎡ |
|||
工位数 |
6 个 |
|||
实训功能 |
||||
服务课程 |
||||
实训项目 |
||||
支撑的培养规格 |
||||
支撑的岗位能力
|
||||
设备名称
|
设备规格
|
设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实训室基地名称 |
鑫华玉集团新能源汽车部 |
|
合作企业 |
鑫华玉集团 |
|
合作类型
|
紧密合作
|
|
用途
|
岗位实习
|
|
岗位能力
|
1) 能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能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能识读各种技术资料图纸,并根据技术参数进行安装调试。 4) 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进行保养与维修。 |
|
培养规格
|
A1)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
实训室基地名称 |
亚龙公司新能源汽车部 |
|
合作企业 |
亚龙公司 |
|
合作类型
|
深度合作
|
|
用途
|
岗位实习
|
|
岗位能力
|
1) 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和诊断仪器。 2) 能识读各种技术资料图纸,并根据技术参数进行安装调试。 3) 1.能理解并读懂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原理图 4) 1.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保修保险金融手续的办理能力 3.配件的分类管理能力 4.二手车残值的评估能力 5) 能正确使用工具,按操作规程进行维修 |
|
培养规格
|
C1)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
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资源等。 1.教材选用有关基本要求 教材优先选用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教指委推荐教材,也可以选用自编特色校本教材,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校本教材。 2.图书配备有关基本要求 (1)有汽车专业中、外藏书≥5000册(含电子读物),学生人均图书≥60册,种树≥500种; (2)有中、外相关专业期刊≥10种。 3.数字资源配备年基本要求 (1)具有面向全校教师、学生的教务管理系统; (2)有数字化图书馆,能为师生提供馆藏文献阅览、查询、检索服务,并与国内外重要数据库联网; (3)有教学资源网络平台,能提供与专业对应的网络教学资源。
序号
|
资源名称
|
资源网址
|
1
|
职教云
|
https://zjy2.icve.com.cn/portal/login.html
|
2
|
智慧职教
|
https://user.icve.com.cn/cms/index.do
|
3
|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
https://zjy2.icve.com.cn/
|
4
|
智慧教学服务平台
|
https://zk.nmxzy.cn/
|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计划
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能力分级递进培养的特点,在深入调研企业并强化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高职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及职业标准,构建基于“师徒式四岗递进”、“2+1”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养要求为中心,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及合作企业完成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与核心能力养成训练,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熟悉企业生产工艺及工作环境,追踪最新的汽车发展技术,进行综合能力的锻炼。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的接轨。
继续学习和深造建议
与企业联合,参与企业职工的定期培训,参与1+X的 技能考核。